第3課

RaaS 服務供應商的市場格局

本模組針對 2025 年領先的 RaaS(Rollup 即服務)供應商生態系統進行全方位剖析,涵蓋 Caldera、Conduit、AltLayer、Zeeve、QuickNode 及 Instanodes。本文專業比較這些供應商的技術架構、定價策略、部署效率與企業級功能,並透過 DeFi、遊戲及企業級 rollup 的實際應用案例,說明各家如何因應不同場景需求。同時,本文也為技術團隊提供選擇最適合其技術與業務需求的供應商決策指引。

什麼是 RaaS 提供商?核心服務及差異化關鍵

Rollup 即服務(RaaS)提供商專門提供完整管理的基礎設施,協助客戶建立並營運模組化 rollup,無須自行搭建底層架構。這些平台多半具備一鍵部署或儀表板操作的 rollup 配置系統、可選擇多種執行框架(如 OP Stack、Arbitrum Orbit、Polygon CDK 或 zkSync Stack)、資料可用性層(Data Availability Layer, DA 層)選擇功能、內建監控儀表板,以及治理模組和升級管控工具。

業界領先的供應商以多元能力突顯差異,包括強大的可擴充性(支援多框架、快速部署流程)、高度客製選項(gas 代幣決定、排序器設計、橋接邏輯優化)、企業級服務水準協議(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嚴格合規認證機制(如 SOC2、ISO 27001),以及完善的技術支援。

主要業者:Caldera、Conduit、AltLayer、Zeeve、QuickNode、Instanodes

2025年,幾家主要的 RaaS 提供商已成為市場主導者。

Caldera 著重提供高度模組化彈性,支援部署特定應用的 rollup,讓用戶可自訂執行層、資料可用性層(DA 層)與橋接機制,並透過 Metalayer(金屬層)技術實現跨 rollup 的流動性與資訊傳遞。

Conduit 則以 OP Stack 部署為核心、提供自助服務平台,設計兼顧易用性與企業級穩定度,特別適合需要快捷上線的 B2C 區塊鏈專案。

AltLayer 專注於臨時或事件驅動型 rollup 解決方案,支援樂觀與 ZK 技術,非常適合 NFT 發行或賽事鏈等時間敏感型應用。

Zeeve 為 OP Stack 及 ZK 框架提供無需程式設計的 RaaS 服務,整合中介服務工具及符合 ISO/SOC 標準的監控儀表板,收費彈性,測試網方案起價約每月99美元(約新台幣3,100元,實際以美元計價)。

QuickNode 本為知名開發者 API 與 RPC 服務供應商,現已擴大業務,提供可與既有基礎架構與全球節點網路無縫整合的 rollup 部署服務,完整支援 OP Stack 及 zkSync 框架。

Instanodes 提供橫跨多個框架(如 zkSync 和 Polygon CDK)的高效 rollup 部署,以 99.99% 系統可用率與專業的企業支援見長。

功能比較:支援框架、價格模式、部署時效

根據功能對比,多數主流供應商同時支援樂觀與 ZK rollup 技術框架,包括 Caldera、Zeeve、QuickNode、Instanodes 和 Conduit 都支援 Arbitrum Orbit 及 OP Stack,其中部分業者另支援 zkSync 或 Polygon CDK 框架。

定價機制多元:Zeeve 提供價格較低的測試網方案(每月99美元,約新台幣3,100元,實際以美元計價)及企業級訂閱,Conduit、Instanodes 則以用量或 SLA 分級收費,部分平台強調透過共用基礎設施實現成本優化。

部署時效普遍僅需數分鐘至一小時,多家業者強調可於 10 分鐘內完成鏈上啟動,亦支援在主網部署前提供即時 Sandbox(沙盒)環境進行測試。

案例剖析:DeFi、遊戲與企業級 Rollup

DeFi 領域已有許多專案透過專屬 rollup 優化高頻交易與收益管理。例如,使用者可於一小時內完成 Zeeve 的 OP Stack Sandbox(沙盒)環境測試網鏈部署,並於兩天內平穩遷移上主網,顯著降低協議用戶 gas 代幣成本,交易手續費低於一美分。

經 Caldera 打造的遊戲鏈證明,於高峰時段可支援每秒數千筆交易,並維持極佳用戶體驗,且透過 Metalayer(金屬層)技術維持與以太坊的安全連線。企業資料共享應用則利用 AltLayer 的臨時 rollup 技術,在安全且彈性高的環境下,高效處理分析或報告工作突發負載,有效避免長期基礎設施的成本與維護困難。

選擇供應商:團隊評估清單

  • 技術團隊評估 RaaS 業者時,應特別審視其支援的執行框架、資料可用性層(DA 層)與 gas 代幣設定彈性、部署速度與在低延遲前提下擴充吞吐量的能力。
  • 同時需顧及企業級需求,如明確 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SOC2、ISO 27001 等合規認證、完善可觀測性工具、即時告警及全天候技術支援。
  • 成本評估要涵蓋預期價格結構與依用量調整的費用,並需與預期交易規模和資料可用性層(DA 層)儲存需求相符。
  • 深入查閱案例報告或實測 Sandbox(沙盒)環境,有助驗證供應商實際表現與其宣稱是否一致。
  • 此外,理解共享排序器遷移策略及治理模型發展路線圖,有利選出能長期支援專案成長與去中心化目標的理想供應商。
免責聲明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課程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 本課程由入駐Gate Learn的作者創作,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Gate Learn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