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itcoin,簡稱 BTC)是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由化名“中本聰”的開發者於 2009 年創立。其核心設計摒棄傳統金融機構的中介角色,通過分布式帳本和共識機制實現點對點交易。總量上限恆定爲 2,100 萬枚,稀缺性成爲其價值基礎之一。當前流通量約 1,988 萬枚,市值穩居加密資產首位,超 2.1 萬億美元。作爲數字黃金,它既是支付工具,更是機構與個人對抗通脹的資產配置選擇,尤其在美元波動時期,其“避險屬性”被廣泛討論。
截至 2025 年 7 月 7 日,BTC / USD 實時報價 108,348.23 美元,24 小時微漲 0.10%,但周線仍承壓。過去 7 日,其價格在 105,157.40 至 110,541.46 美元間寬幅震蕩,反映市場分歧加劇。本輪下跌始於 3 月高位(109,287 美元),4 月一度探至 85,657 美元,跌幅超 21%,主要由三重因素驅動:
當前價格處於關鍵分水嶺。根據 4 小時圖分析:
指標信號呈現矛盾:RSI 中性(51.4) 表明方向未明,而 MACD 柱狀圖維持紅色,凸顯上行動能不足。兩種情景概率較高:
建議投資者密切觀察突破信號,配合量能變化驗證趨勢有效性。
盡管短期波動劇烈,比特幣的長期邏輯未受根本動搖:
未來市場將更聚焦基本面扎實的項目, 而比特幣憑藉最廣泛的節點網路、最高算力安全及稀缺發行機制, 仍處生態核心地位。
市場修正期亦是布局期。比特幣從 不被短期政策或情緒殺死,它的韌性在於用代碼寫死的絕對稀缺性, 和全球千萬節點共同守護的不可篡改性——這正是數字黃金的終極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