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跌 92%,Celestia 的新提案要革「POS」的命

中級6/27/2025, 9:58:28 AM
文章詳細分析了提案的具體內容,包括放棄目前的權益證明(PoS)機制,轉而採用“治理證明”(PoG)模式,以及這項轉變對 Celestia 網路結構和代幣經濟模型的潛在影響。

如今已無人在意的「質押金鏟子」TIA 又一次迎來社區輿論危機。在價格長期陰跌、敘事逐漸邊緣化的這段時間裏,Celestia 的網路收入持續低迷、DA 賽道的可行性也遭遇挑戰,在此背景下,其聯合創始人 John Adler 拋出了一項顛覆性治理提案。

取消質押,Celestia 要革「POS」的命

聯合創始人 John Adler 日前提出一項顛覆性治理提案,主張網路應徹底放棄當前的權益證明(Proof-of-Stake, PoS)機制,轉而採用「治理證明」(Proof-of-Governance, PoG)模式。這項提案一經提出便在加密社區引發熱議,直指區塊鏈治理結構的核心理念。

若該方案獲得採納,Celestia 網路將經歷一系列結構性重構:首先,TIA 代幣的發行將削減約 20 倍,極大壓縮流通通脹,對應減發比例高達 95%。其次,現有的委托質押和流動性質押合約將被全面廢除,鏈上治理機制同步終止。

TIA 的新增發行量將全數支付給驗證者,作爲運行節點的鏈下激勵;驗證者則不再通過代幣投票選出,而是通過鏈下治理機制決定。此外,Celestia 將採用費用銷毀機制以回饋持幣者,每日約 100 至 300 美元的協議收入將直接用於 TIA 價值支持。

Adler 甚至主張徹底移除「質押」這一概念。他認爲在不再有代幣發行獎勵、也不依賴質押投票選出驗證者的情況下,「質押」這一行爲變得多餘,LST 也隨之失去存在基礎,TIA 本身就成爲價值捕獲的直接載體。

Adler 的提案本質上意在解決 TIA 價格長時間下行的通脹性壓力,通過構建更稀缺、更緊湊的代幣經濟模型,爲網路長期價值注入基礎邏輯。

但與此同時,該方案也挑戰了以太坊主流共識中被視爲「理所當然」的數項假設,例如區塊鏈經濟安全性是否真的依賴懲罰機制(slashing)、PoS 是否實則爲一種帶權限的「權威證明」機制(PoA 的變種)、以及區塊鏈系統能否通過「無治理盈利模型」來可持續運作。此提案若被採納,將不僅重構 Celestia 的經濟模型,也可能對當前以太坊主導的質押治理邏輯構成挑戰。


Source: Blockworks Research.

然而,就在這份旨在「重建代幣經濟基礎」的治理提案尚未落地之際,社區卻接連曝出 Celestia 團隊大量套現的行爲,使得外界對提案的初衷產生分歧性解讀。一方面項目方強調 PoG 模式有望遏制通脹、修復代幣模型並重振市場信心;但另一方面,鏈上數據顯示多位核心團隊成員在解鎖窗口開啓後迅速完成大額變現操作,累計套現超過 1 億美元,引發市場質疑。

這場通縮改革究竟是爲了 TIA 的長期價值,還是團隊「高位出貨」後的制度掩護?在 TIA 跌幅已達 92%、用戶信任持續流失的背景下,Celestia 的「模塊化願景」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出貨才是王道?

社區用戶@0xCircusLover 的推文指控 Celestia 核心團隊在代幣解鎖、資金運作以及市場宣傳等多個層面存在嚴重不透明行爲。這一爆料被部分觀察者形容爲對 Celestia「犯罪模式」的揭露,引發市場對項目內部治理與操守的強烈質疑。

據其披露,Celestia 高管早在 2024 年 10 月上旬便已完成 TIA 代幣解鎖,團隊成員的解鎖也緊隨其後啓動。在隨後的幾個月中,多位核心人物相繼被曝通過場外交易或資源置換方式實現大額套現。例如項目聯合創始人 Mustafa 被指通過 OTC 渠道變現逾 2500 萬美元,並已遷居至迪拜,另一位關鍵人物 Andy 則被控接受報酬爲 TIA 進行推廣,而 Yaz 則因涉及性騷擾指控被開除並退出幣圈。用戶聲稱掌握相關受害者信息和帶貨交易的證據,擬於近期公布完整材料。

此外,他還提到 Celestia 曾向知名機構 Abstract 支付七位數美元資金,以換取其「脫離」競爭對手 Eigen 的合作關係,並向媒體人 Jon Charb 與 Bankless 付費以維系項目正面形象。這一系列金錢運作被爆料者指控爲「有償宣傳」的典型操作。

爭議的另一焦點集中在 Bankless 主播 David 的角色上,社區質疑其頻繁爲 TIA 發聲,卻並無實際使用 Celestia 數據可用性服務或搭建協議的經驗,反而在多次公開發言中就其是否持有 TIA 代幣前後矛盾,引發對其言論公正性的廣泛質疑。

該爆料雖尚未經官方回應,但已在部分圈層內引發信任危機,尤其是對 TIA 當前市場價格承壓、員工持續拋售背景下的進一步放大效應。Celestia 曾以「模塊化數據可用性」敘事走紅,但如今,圍繞其核心團隊治理、輿論操控與資金流向的連環質疑,正讓這個曾被寄予厚望的項目陷入前所未有的公關危機。

「整個 Crypto 圈其實到處都有證據,但沒人願意公開談,因爲 『他們太大了』。」

此前,加密 KOL Mosi 給出了一份 Celestia 內部團隊代幣分發與變現數據表,顯示團隊成員總共已售出約 943 萬枚 TIA,按當時市場價格估算累計套現金額高達 1.09 億美元。這些代幣均歸屬「Team」類別,屬於早期核心成員及貢獻者所有。

最大拋售地址爲 celestia1erglsz…,已售出 2,609,516.29 枚 TIA,對應現金 27,368,523.82 美元。多個地址拋售額在百萬美元以上,顯示團隊在代幣解鎖初期即積極變現。

在這條推文下方,有用戶引用 Celestia COO Nick White 的發言來進行嘲諷,「我從未賣出過一枚 TIA」與上圖的一億美元遙相呼應。

去年 10 月,Celestia 在一次重大解鎖前夕對外宣布「完成 1 億美元融資」,一度引發社區對其資金實力的樂觀預期。然而據加密投資人 Sisyphus 披露,該筆融資實爲數月前已完成的場外交易,所涉代幣將在 10 月集中解鎖。此類行爲被部分社區成員視爲典型的信息操控:「先場外出貨,再包裝成利好,最後在解鎖窗口前引導散戶接盤。」

盡管 Celestia 當前估值被外界標注爲 35 億美元,但其真實收入遠無法支撐如此估值膨脹。根據公開數據顯示,Celestia 的日均協議收入不足百美元,年化潛力亦僅 500 萬美元上下。業內人士普遍指出,Celestia 的市場定價更像是對「未來敘事」的溢價預支,而非建立在現有使用數據或商業模型之上。正因如此,一旦市場情緒轉冷,其估值泡沫便極易面臨擠壓。

面對圍繞 Celestia 的各類指控與輿論風波,Celestia 的創始人公開表示盡管當前市場充斥着「越來越離譜的 FUD,但所有創始成員、早期員工與核心工程師依然在崗。其還透露 Celestia 當前擁有超過 1 億美元的資金儲備,現金流充足,可支撐運營超過 6 年。

「在這個行業裏想活下來,每一個項目都得經歷風雨。幾乎所有代幣在其生命週期中都會經歷一次 95% 的暴跌,這是常態而非例外」,Mustafa 在推文裏寫道。現在,TIA 距離高點已經跌去了 92%。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ForesightNews],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shushu、Ryo],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 由Gate Learn 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Thailand,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