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币圈生态异化:从创新驱动到中介主导的转变
币圈的变迁:从创新到中介主导
回顾近期的香港共识大会后,与国内同行交流的感受令人深思。虽然行业参与者依旧活跃,但市场氛围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牛熊市,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异化"状态,让资深从业者也感到陌生。
当前,加密货币行业似乎只剩下一个核心业务:销售代币。
行业生态的三大支柱
回顾过去,加密货币行业主要依靠三个方面运作:
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如比特币、以太坊、稳定币等,满足用户需求,创造实际使用价值。
价值发现:包括风险投资、交易定价等,发掘潜力资产,推动行业发展。
价值流通:包括做市商、代理机构、媒体等,构建代币销售渠道,促进一级到二级市场的流转。
理想情况下,这三个方面应该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然而,现实却是:前两者日渐式微,而第三者蓬勃发展。
项目方不再专注于用户和产品,投资机构也不再深入研究行业趋势。整个市场似乎只剩下一个声音:"如何销售代币?"
代币销售经济学与资源垄断
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中,这三个环节应该紧密相连。项目方开发优质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获得利润和市场溢价;投资机构在低谷期介入,高峰期退出;而流通渠道则提高资本效率。
然而,当前的讨论已经很少涉及创新机会、产品开发或用户需求。即使在部分领域仍有热度,如AI代理,也难以激发广泛的创业热情。
二级市场机构普遍采取观望态度,新上线的代币往往高开低走,模因币流动性严重不足。
在这种环境下,活跃的主要是第三类机构:做市商、代理机构等。他们关注的是如何优化数据表现、建立关系进入大型交易平台,或者如何进行营销推广吸引买家。
市场参与者变得高度同质化,都在试图从日益稀缺的存量资金中获利。
这导致了头部资源方(如顶级项目、大型交易平台及其上币部门、资源雄厚的做市商和代理机构)形成了牢固的利益共同体。资金从投资者流向风险投资,再流向头部项目,最终由散户市场供给,滋养了这个利益共同体。
创新精神的消退
2022年某大型交易平台崩溃后,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一段极度低迷的时期。但与当前情况不同的是,当时大量资金仍存在于风险投资和大型投资者手中,这些资金具有再投资能力,可以支持创业项目,创造价值并吸引新资金。
而现在,大量资金被中间环节吸收,项目方往往只求上市后获取差价,成为风险投资和二级市场的中间商,不再注重价值创造,只需要包装"空壳"故事。从商业逻辑看,如果下游渠道占据大部分成本,上游的研发和运营投入必然会被压缩。
因此,许多项目方干脆放弃做产品,将资金全部用于营销和上市。毕竟,即使没有产品和用户,也有很多项目成功上市。现在的营销甚至可以包装成"模因驱动",产品和技术投入越少,反而有更多资金用于上市和拉升价格。
加密货币行业的创新路径变成了:
"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 快速包装 → 寻找关系上市 → 套现离场。"
产品、用户、价值?这些似乎只是理想主义者的自我安慰。
抽水成为常态
表面上看,项目方将资金用于上市和拉升价格,似乎各方都能受益:基金得以退出,散户有了投机空间,中间商赚取丰厚佣金。
但从长远来看,正面外部性的丧失导致只有中间商越做越大,形成垄断后抽水比例不断上升。
上游项目方减少产品研发投入,面临监管压力和高额抽水,风险收益比严重失衡,不得不选择退出。下游散户之间的零和博弈愈发激烈,"永远是接盘侠"的感觉使得赚钱效应消失,大量投资者退出市场。
本质上,中间商如交易平台、做市商、代理机构等都是服务提供者,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和正面外部性。当服务方、抽水方成为市场最大的利益群体时,整个市场就像患上癌症的机体,最终结果是"肿瘤"越长越大,而宿主最终耗尽养分。
周期的力量与重建希望
加密货币市场终究是一个周期性市场。
乐观者相信,在当前流动性匮乏的低谷之后,终将迎来真正的"价值之春"。技术革新、新的应用场景、新的商业模式将重新激发创新热情。创新精神不灭,泡沫终将消退。即使只有微弱光芒,也可能成为指引方向的灯塔。
悲观者则认为,泡沫尚未完全破灭,加密货币行业还需经历一次更深层次的"雪崩式洗牌"。只有当抽水者无币可抽,中间商主导的市场格局崩塌,才可能迎来真正的重建。
在这个过程中,从业者将经历一段充满质疑、内耗、倦怠和自我怀疑的混沌期。
但这正是市场的本质——周期即宿命,泡沫也是新生的前奏。
未来或许是光明的,但通往光明的道路,可能会异常漫长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