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特斯拉15亿美元比特币投资10天浮盈8亿 机构持仓量创新高
在加密货币市场的历史性时刻,特斯拉公司投资比特币的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仅仅10天时间,这笔15亿美元的投资就已经产生了8亿美元的浮动盈利,超过了该公司多年造车业务的盈利总和。这一举动,加上其他知名人士和机构的支持,推动比特币市值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
与此同时,微策略公司继续其积极的比特币投资策略,通过可转债融资10.5亿美元,用于进一步增持比特币。该公司自去年以来已累计购入超过7万枚比特币。
这种投资热潮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比特币作为全球货币宽松时代下"避风港"的认可,也预示着加密货币正逐步获得更广泛的接受度。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近年来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明显转向积极,为未来加密资产的主流化铺平了道路。
银行业与加密企业正在加速融合。据统计,目前已有35家银行对加密行业表现友好,并与加密原生企业建立了实质性业务往来。这些银行主要分布在美国、瑞士和欧洲其他金融中心。其中,美国占11家,瑞士10家,反映出这两个国家在推动加密金融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加密企业与传统银行的融合提供了制度基础。这包括允许加密企业获得国家信托银行牌照,以及授权银行直接托管加密资产等。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加密原生企业的发展,也鼓励了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加密领域。
多家全球知名银行已经开始或计划提供加密货币相关服务。一些银行已经为主要加密交易所提供银行服务,另有银行宣布将推出数字货币托管业务。瑞士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积极,早在2019年就开放了加密企业申请银行牌照的通道,并允许传统银行开展加密资产托管业务。
在亚洲,新加坡星展银行推出了集数字资产发行、交易及托管于一体的平台,支持多种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交易,展现了传统银行拥抱数字资产的决心。
随着机构投资者的涌入,比特币正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资产配置的新选择。目前,已有19家北美和欧洲上市公司直接持有比特币,加上Grayscale等大型加密货币基金的持仓,机构投资者共持有近95万枚比特币,占总供应量的4.747%。
加密货币投资工具也在不断丰富。除了现有的信托基金外,比特币ETF的推出也指日可待。加拿大已批准两只比特币ETF上市交易,美国市场对此类产品的期待也在不断增长。这些新型投资工具的出现,将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加密市场提供更多便利和选择。
随着监管环境的逐步明朗和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预计将有更多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考虑将比特币纳入其投资组合。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加密资产的信心,也预示着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体系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