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以太坊架构升级与DeFi新格局 多链布局引领行业变革
以太坊引擎重构与DeFi新动向
近期,以太坊生态圈和DeFi领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发展。从底层技术的革新到新兴项目的布局,老牌DeFi协议的新举措,以及稳定币市场的变化,都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以太坊执行层的潜在变革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用RISC-V架构取代现有的EVM作为长期执行层。这一提议旨在提升以太坊的计算效率,为未来可能面临的海量计算需求做好准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变更仅涉及底层执行引擎,不会影响以太坊的账户模型和合约调用方式。对于普通用户和开发者而言,与智能合约的交互方式将保持不变。
这一提议的核心目标是突破EVM框架下的性能瓶颈,应对长期可能出现的验证困难或特殊硬件需求等问题。选择RISC-V的原因在于其代表了一种通用高效的计算模型,且拥有成熟的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然而,这一改动规模巨大,实际落地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Ethena项目的战略布局
Ethena项目选择了加入Arbitrum生态系统,这一决定引起了不少关注。Arbitrum Orbit和OP Superchain虽然都是基于L2的扩展方案,但在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
简而言之,Orbit倾向于纵向扩容,而Superchain更注重横向扩容。Orbit强调开放性和灵活性,支持多种数据可用性选择。相比之下,Superchain更注重与以太坊的一致性和多链标准化。
老牌DeFi项目的新动向
Unichain流动性挖矿
Unichain最新的流动性挖矿计划虽然收益可观,但操作难度有所提升。目前主要吸引了经验丰富的矿工参与,对推动DeFi普及可能效果有限。
BalancerV3拓展
BalancerV3已登陆Avalanche链,并推出了AVAX激励计划。尽管奖励吸引人,但整体规模有限。作为老牌DeFi项目,Balancer正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MakerDAO子项目Spark的新尝试
Spark首次将5000万美元资金部署到非美国国债领域,选择了Maple平台。这标志着MakerDAO正在探索更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稳定币市场的新动向
Ripple稳定币RLUSD的快速集成
RLUSD已被纳入Aave V3和Curve Pool等主流DeFi协议,显示了市场对新稳定币的接纳度。
Circle推出CPN网络
Circle推出的跨境支付网络CPN旨在解决稳定币在主流支付中面临的障碍,如合规不明确、技术复杂性等问题。这一举措有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并可能刺激更多国家发行合规稳定币。
跨链桥竞争加剧
GMX选择LayerZero作为多链扩展的桥梁,a16z crypto大额购入LayerZero代币,Wormhole发布未来规划,都表明跨链桥领域竞争日益激烈。这个领域虽然需求旺盛,但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安全性、效率和经济模型设计等挑战。
结语
DeFi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从底层技术到应用层面都在不断创新。随着合规环境的变化和用户认知的提升,一些曾经不被看好的模式也开始获得新的机会。然而,在拥抱创新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在涉及资金安全和风险管理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