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资产上链,全球首发尽在 Gate!
Gate 携手 @xStocksFi 与 @BackedFi,正式上线全球首个股票衍生品市场,开启链上股票交易新纪元!
支持$TSLA, $NVDA, $CRCL, $AAPL 等热门股票:
💥 可加杠杆、做多做空
💰 全USDT计价,轻松管理风险收益
🔒 实物资产 100% 抵押
🔁 多链流转自由无阻
🌐 RWA × Web3,全新交互方式
CeFi 与 TradFi 的边界,已经彻底打破。
了解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xStocksOnGate#
公司持币新动向:从比特币到AI代币的高风险押注
公司持币风潮:从比特币到AI代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将加密资产纳入资产储备,这股持币风潮已从最初的个位数企业扩展到如今的数十家公司。这一趋势不仅限于比特币,还延伸到了以太坊、Solana等主流加密货币,甚至开始涉足市值较小的山寨币领域,特别是AI相关的代币。
然而,相比于比特币,这些替代币往往具有更高的波动性。例如,以太坊曾在2022年6月单日下跌约26.7%,Solana在2022年11月因某交易所破产事件跌幅达43%。AI代币的波动性更为显著,如某些AI相关代币近30天的波动率高达15%至18%。
面对如此高风险的资产,上市公司是否应该将其纳入储备?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已经开始布局AI代币的公司及其策略。
Interactive Strength (TRNR):健身与AI的融合
Interactive Strength是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健身设备和数字服务供应商,旗下拥有CLMBR和FORME两个品牌。该公司最近宣布计划投入5亿美元购买某AI代币作为加密战略储备,以支持其AI驱动的健身产品。
公司已获得55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来自某私募股权巨头和加密圈资深做市商。这笔资金通过"证券购买协议"获得,即公司出售股票换取现金。购买的代币将由专业托管机构管理,交易方式选择直接从市场购买而非场外交易。
尽管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上涨15%,相关代币也上涨7%,但鉴于公司总市值仅840万美元,要融资5亿美元购买代币的难度不小。这个计划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能否逐步提高股价,以及AI健身业务的实际落地情况。
Synaptogenix (SNPX):生物科技公司的转型尝试
Synaptogenix是一家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生物制药公司,市值仅500万美元。该公司宣布计划初始投入1000万美元购买某AI代币,并逐步增加至1亿美元。
资金来源初期为公司现有现金储备,未来拟通过5.5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私募补充。这一策略背后的操盘手是投资圈知名人物James Altucher,他负责制定和执行代币投资策略。
这一转型的动机源于公司生物制药业务的瓶颈。通过持有和质押AI代币,公司希望实现资产增值,甚至计划更改公司名称和股票代码以强化AI代币定位。
然而,这一策略也面临显著的财务风险。初始投资已超过公司市值两倍,如果代币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导致资产价值显著缩水。此外,5.5亿美元私募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盘手的号召力和市场情绪。
Oblong (OBLG):IT领域的谨慎布局
Oblong是一家专注于IT解决方案和视频协作技术的服务提供商,市值约530万美元。公司最近通过私有化股票配售筹集750万美元,用于购买某AI代币并参与其质押计划。
这次布局可以视为公司从传统IT业务向AI和数字资产领域的战略转型。公司CEO表示,AI和区块链的交集是未来创新的关键,而所选择的代币被视为加密AI基础设施的潜力资产。
然而,公司选择的质押方向与其视频会议业务并无直接关联,更多是出于质押收益和战略表态的考虑。这一布局更像是对AI代币长期潜力的战略性试水。
风险与机遇并存
上市公司配置山寨币,特别是AI代币,可以看作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博弈。对于小市值公司而言,这是押注未来的资本游戏,其成败取决于市场情绪、叙事延续性以及实际落地能力。
然而,这种策略面临着显著的风险。首先是高波动性带来的财务压力,特别是对于那些通过高杠杆融资购买代币的公司。其次是监管风险,目前许多AI代币的合规性尚不明朗,如果监管收紧,持币企业可能面临罚款或被迫清算的风险。
尽管如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许多公司仍在争相效仿加密储备策略。他们希望借助资本市场逐渐拥抱加密资产的浪潮,搏一把高波动的山寨币,特别是在AI叙事持续升温的背景下。
对于企业和投资者而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高波动性是这类资产的本质特征。在参与这一趋势时,需要权衡风险和潜在收益,并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和监管态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