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密监管图谱:多样化格局下的趋同与分化

robot
摘要生成中

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格局:趋同与分化并存

近年来,随着加密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国纷纷加强了对加密资产的监管。从美国SEC与加密企业的持续博弈,到欧盟MiCA法案的全面铺开,再到新兴经济体在创新与风险间的艰难权衡,全球加密监管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本文将展开加密监管世界地图,探寻这场全球监管浪潮下的隐秘脉络。

政策宽松进行时,一览加密监管世界地图

亚洲

中国香港

香港通过积极拥抱Web3和虚拟资产,旨在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将加密资产视为"虚拟资产",而非货币,由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监管。2023年修订《打击洗钱条例》,要求加密货币交易所获得牌照。SFC负责牌照发放,目前已有多家机构获得牌照或正在申请中。持牌交易所被允许服务散户,比特币和以太坊ETF也已于2024年在香港上市。

中国台湾

台湾对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不承认其货币地位,但对其作为投机性数字商品进行监管。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FSC)是主要监管机构,负责监管证券型代币发行(STO)等业务。FSC正在起草针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的专门法律,旨在从基本注册框架转向全面的许可制度。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全面禁止加密资产的交易和相关金融活动。中国人民银行认为加密货币扰乱金融系统,并为犯罪活动提供便利。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虚拟货币被认为具有财产属性,在民事和刑事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法律保护。

新加坡

新加坡将加密资产视为"支付工具/商品",由金融管理局(MAS)监管。新加坡实行持牌发行制度,要求稳定币发行方必须具备1:1的储备。MAS通常为加密企业颁发三类牌照:货币兑换、标准支付和大型支付机构。近期生效的DTSP新规可能影响到加密项目和交易所的离岸业务。

韩国

韩国将加密资产视为"合法资产",但非法定货币。韩国实行实名制交易所许可制度,目前已有多家主要交易所获得牌照。《数字资产基本法》(DABA)草案正在推进中,拟要求稳定币储备透明化。韩国市场主要由本土交易所主导,并禁止外国交易所直接服务韩国居民。

日本

日本是全球最早明确承认加密货币法律地位的国家之一。加密资产被承认为"合法支付手段",由金融厅(FSA)监管。日本对稳定币实行严格的银行/信托专营制度,要求其必须挂钩日元且可赎回。FSA负责颁发交易所牌照,目前已有45家持牌机构。日本市场主要由本土交易所主导。

欧洲

欧盟

欧盟通过《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构建了统一的监管框架。MiCA将加密资产定义为"合法支付工具,但非法定货币"。该法案对稳定币实施了严格的监管,要求其必须具备1:1的法币锚定和足额储备。MiCA采用"一地发牌,全域通用"的模式,大大简化了合规流程。

英国

英国在脱欧后选择了独立但全面的监管路径。加密资产被视为"个人财产"。英国通过修订《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将加密资产纳入监管范围。金融行为监管局(FCA)负责发放相关牌照。英国对稳定币采取审慎监管,要求其需获得FCA批准。

瑞士

瑞士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走在前列,以其灵活的代币分类法和对区块链创新的支持而闻名。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根据加密资产的经济和实际用途对其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支付代币、功能代币和资产代币。FINMA负责颁发VASP牌照。

美洲

美国

美国的加密资产监管格局呈现出显著的州际差异和联邦层面缺乏统一立法的特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要依据证券法对代币进行监管。各州也出台了各自的加密资产立法,如纽约州的BitLicense牌照制度。主要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在美国合规运营,但一些国际交易所选择不进入美国市场或只提供有限服务。

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曾承认比特币为法定货币,但随后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压力而放弃了这一立场。目前,比特币在法律上是非法定货币,但仍允许私人使用。该国颁布了《数字资产发行法》,国家数字资产委员会(NCDA)负责监管。

阿根廷

阿根廷允许使用和交易加密货币,但不视其为法定货币。该国于2024年颁布法律,将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纳入其法律和金融框架。VASP必须在金融监管机构Comisión Nacional de Valores(CNV)注册才能提供加密服务。

中东

阿联酋

阿联酋对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方法。迪拜金融服务局(DFSA)将加密代币定义为价值、权利或义务的加密安全数字表示。阿联酋主要监管机构包括中央银行(CBUAE)、证券和商品管理局(SCA)、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等。迪拦VARA引入多项更新,包括加强保证金交易控制、规范代币分发等。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对加密货币采取了审慎的立场。银行系统完全禁止使用加密货币,金融机构也被禁止进行加密货币交易。沙特阿拉伯货币管理局(SAMA)和资本市场管理局(CMA)强调对加密货币创新采取"审慎方法"。CMA宣布证券型代币发行(STO)的法规将于2022年底发布。

巴林

巴林是中东加密货币和区块链监管先行者。巴林中央银行(CBB)通过《加密资产模块》(CRA)构建全面监管框架。巴林境内从事受监管加密资产服务需获CBB加密资产许可证,涵盖订单处理、交易等服务。

以色列

以色列无专门加密货币全面法律,税收上视加密货币为资产而非货币。证券管理局(ISA)监管加密货币证券相关活动,允许非银行成员开展加密服务。资本市场管理局(CMA)要求虚拟货币经纪商、托管人持牌。以色列银行研究"数字谢克尔",并启动测试。

非洲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的加密货币监管格局经历了显著转变。中央银行(CBN)于2023年12月解除了对加密货币的限制,允许银行向获得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许可的加密货币公司提供服务。SEC的数字资产规则手册为监管VASP提供了法定支持。

南非

南非将加密资产声明为"金融产品"而非货币。金融部门行为监管局(FSCA)是加密服务提供商的主要监管机构。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的许可程序于2023年6月启动。CASP被正式列为《金融情报中心法案》(FICA)下的负责机构,需遵守严格的反洗钱和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总结

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格局正处于持续演变之中,呈现出明显的趋同与分化并存的态势。趋同主要体现在反洗钱(AML)和反恐怖主义融资(CFT)成为普遍共识,以及监管机构倾向于根据加密资产的功能和经济实质进行分类。分化则主要体现在各国对加密资产的法律定性差异显著。

当前全球加密货币监管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跨司法管辖区协调困难、技术发展速度与监管滞后、以及平衡创新与风险的持续博弈。未来,全球加密货币监管将继续朝着更加成熟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但其固有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各国国情差异带来的分化,将继续是全球加密市场发展的重要背景。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degenonymousvip
· 6小时前
监管监管 最后还是归于监管了捏
回复0
FlatTaxvip
· 20小时前
香港这波动作真给力啊
回复0
爱发币的阿婆主vip
· 20小时前
不就老一套吗 监管监管还是监管
回复0
社区打工仔vip
· 21小时前
监管搞了这么久 还不如直接ban掉算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