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资产上链,全球首发尽在 Gate!
Gate 携手 @xStocksFi 与 @BackedFi,正式上线全球首个股票衍生品市场,开启链上股票交易新纪元!
支持$TSLA, $NVDA, $CRCL, $AAPL 等热门股票:
💥 可加杠杆、做多做空
💰 全USDT计价,轻松管理风险收益
🔒 实物资产 100% 抵押
🔁 多链流转自由无阻
🌐 RWA × Web3,全新交互方式
CeFi 与 TradFi 的边界,已经彻底打破。
了解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xStocksOnGate#
新加坡DTSP框架:Web3监管收紧 企业面临重大挑战
新加坡Web3监管新局:DTSP框架下的变革与挑战
概要
新加坡凭借灵活的监管环境一度成为众多Web3公司的首选目的地。然而,空壳公司激增以及高调企业倒闭事件暴露了现有监管体系的不足。为此,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将于2025年实施数字Token服务提供商(DTSP)框架,要求所有在新加坡提供数字资产服务的公司必须获得许可。这一举措标志着新加坡在支持创新的同时,大幅加强了监管力度,对Web3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责任感和合规性要求。
新加坡监管环境的演变
长期以来,新加坡因其明确的法规、低税率和高效的注册流程而备受全球企业青睐,被誉为"亚洲的特拉华"。这种商业友好环境自然也吸引了众多Web3公司。MAS较早认识到加密货币的潜力,主动制定监管框架,为Web3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然而,近期新加坡的政策方向出现了转变。MAS逐渐收紧监管标准,修订相关框架。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超过500份许可证申请中,批准率不足10%,反映出监管机构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DTSP框架:背景与变化
监管收紧的原因
新加坡早期采取的灵活政策吸引了大量Web3公司,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空壳公司"现象,即企业在新加坡注册实体,实际运营却在海外,利用《支付服务法》(PSA)的监管漏洞。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反洗钱(AML)和反恐融资(CFT)执法的难度,也损害了新加坡的监管信誉。
2022年发生的高调企业倒闭事件进一步凸显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些公司虽在新加坡注册,但实际运营在境外,导致MAS无法有效监管或执法,造成巨额损失。
DTSP法规的主要变化
DTSP框架将于2025年6月30日起实施,旨在解决PSA的局限性。新法规要求所有以新加坡为运营基地或在新加坡开展业务的数字资产公司均须获得许可,无论其用户位于何处。这意味着即使仅服务海外客户的公司,只要在新加坡运营,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MAS明确表示,不会向缺乏实质业务基础的公司发放许可。未能在期限内满足要求的公司将被要求立即停止运营。这一举措体现了新加坡向以信任为中心的数字金融中心转型的决心。
DTSP框架下的监管范围重新定义
新框架大幅扩大了监管范围,涵盖了此前未受监管的业务类型。例如,在新加坡注册但完全在海外运营的公司,以及在海外注册但核心功能在新加坡的公司,都将被纳入监管范围。甚至新加坡居民以持续商业方式参与的项目,也可能需要遵守DTSP要求。
这些变化不仅扩大了监管范围,还要求运营商具备实质性运营能力,包括反洗钱、反恐融资、技术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企业需要评估其在新加坡的活动是否受监管,以及是否能在新框架下维持业务。
总结与展望
DTSP法规的实施标志着新加坡监管机构对加密行业态度的重大转变。这一框架从开放的实验空间转向仅支持符合严格监管标准的运营商。对于Web3公司而言,这意味着需要从根本上调整其在新加坡的运营策略。
无法满足新监管要求的公司可能需要考虑调整运营框架或寻找其他司法管辖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他潜在替代地如香港、阿布扎比和迪拜等,同样正在发展各自的加密监管框架,公司在选择时需综合考虑监管强度、方式和运营成本。
新加坡的新监管框架虽可能短期内造成进入壁垒,但也体现了市场向更负责任、更透明的方向发展。这一变革能否成功,将取决于这些结构性变化的可持续性和一致性,以及机构与市场的互动。未来,新加坡能否被认可为稳定可靠的Web3商业环境,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