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E技术难寻突破 隐私交易或成最后希望

robot
摘要生成中

FHE技术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当前市场形势不温不火,人心难测,Meme代币起起落落,而全同态加密(FHE)技术则悄然来到了某隐私项目的怀抱。

随着各方意见领袖的发声,FHE赛道再次引起关注。人们重新认识到FHE与零知识证明的区别,以及去中心化身份与非同质化代币的结合潜力。然而,普通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主流交易平台的品牌效应、做市商管理和上币流程的优化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某隐私项目作为FHE、DID和AI技术融合的代表,获得了知名交易平台的投资。不过,目前还不宜过多讨论这些技术的具体结合方式。

加密货币与AI的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FHE和DID也未成为当前热点。虽然这些技术的组合可能吸引市场营销,但类似某些项目一样,它们尚未找到真正的产品市场契合点,除了代币发行之外。

"隐私之王"Signal的成功启示:FHE项目该如何为自身造血?

FHE赛道发展停滞

FHE技术本身并无问题,但本轮周期内的FHE项目,包括一些知名项目,都未能在加密货币领域探索出成熟的应用模式。我们有必要重申之前的观点:

零知识证明与二层网络/Rollup的结合并非源于对隐私的需求,而是因为零知识证明天然适合"简单验证"场景。在二层网络向主网传输信息时,零知识加密后的数学证明可以在不完全透露原始内容的情况下进行确认。这体现了"难计算、易验证"的技术特性,而非二层网络只能使用零知识技术。事实上,乐观验证系统可以通过经济学设计(如挑战期)来运作。

这才是零知识技术在加密货币领域真正找到的产品市场契合点 - 帮助二层网络更高效、安全地运行。反观DID、TEE、FHE与加密货币和AI的结合,你会发现除了代币之外,产品本身缺乏实际使用场景和价值。即便是零知识硬件赛道,未来发展前景也难以确定。

回到某隐私项目的方案设计,虽然每个人都有在保护隐私的同时验证身份的需求(DID),以及使用AI时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加密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使用FHE。

自某FHE项目诞生并获得巨额融资以来,FHE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复制零知识证明的二层网络路线上。随后,基于该项目的TFHE算法库衍生出多个类似产品,但无一例外,都只是某些服务的附加功能。

隐私是一种特性或服务,而非独立产品。

隐私产品的希望 - 某端到端加密通讯应用

尽管某些FHE项目难言惊喜,但某端到端加密通讯应用却真正走红出圈,甚至获得了美国国防部和副总统的青睐。相比于其他具备端到端加密功能的通讯工具,该应用的端到端加密功能是默认开启的,而其他应用则需要手动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应用目前完全依靠捐赠运营,并且不打算转型为新的社交媒体巨头,而是专注于维持自身运行,将技术推向极致。

预计到2025年,该应用每年的运营成本将高达5000万美元。对于其他类型的产品而言,用户数据的增长意味着广告收入的增加,但对该应用来说,这意味着服务器成本的激增。

2023年,该应用在存储、服务器、注册费和带宽等方面的支出分别为130万、290万、600万、280万和70万美元。随着用户增长和数据量激增,即使该应用不永久存储用户数据,也需要庞大的服务器和数据存储费用。这些成本能否被捐赠覆盖,是难以预测的。

如果该应用真能依靠捐赠维持运营,其意义不亚于比特币的诞生。此前,技术领域的捐赠主要是大公司向底层互联网协议或Linux、Rust等基础设施捐赠,从未有全球性的面向普通用户的社交产品能靠小额捐赠维持运营。

我们期待新的历史,看好隐私经济学在Web2领域的落地。

历史仍在继续

某隐私项目只是一个引子,我们并未深入分析其盈利模式或内部机制,因为这些并不是关键。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零知识证明在加密货币B端成功落地,端到端加密社交产品面向C端能维持运营,它们都度过了萌芽期,进入大规模实用阶段,那么FHE该何去何从?

FHE可能不是零知识证明的下一步,但FHE不是零知识证明的下一步的可能性也不大。

归根结底,FHE与加密货币的结合最有可能在隐私交易领域实现。只有当使用隐私服务的收益高于其复杂性带来的成本时,FHE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例如,某隐私交易平台正在探索的暗池(Dark Pool)概念。无论是为了避免引发二级市场波动的大额转账和交易主体,还是需要特殊渠道的黑客,都对此有实际需求。

在FHE加持下的交易路径中,无论是1 ETH的转账,还是1000 WBTC/USDT的交易,都无法被"看到",从根本上规避了MEV问题。这比某交易平台直接要求其公链节点禁止MEV更加科学。

当然,如果真这么简单,某FHE项目早就朝这个方向发展了。谁还会去费力开发二层网络呢?FHE隐私交易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保证"同一性"。比如你在FHE二层网络上交易,确实可以实现端到端隐私。

但一旦将FHE二层网络的交易发送到以太坊主网,就会面临两难境地:保留加密特性,对方看到的是无法解密的乱码,无法判断交易;去除加密特性,那从一开始就没必要使用FHE加密。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以太坊从共识层直接原生支持FHE操作码。这意味着要对以太坊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难度堪比从PoW转向PoS,基本不具备可操作性。

这可能不是理想的改造路径,FHE还需要继续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向。

唯一的可能性

如果无法对以太坊主网进行改造,那么引导用户进行暗池类、合规类隐私交易可能是唯一可行的落地场景。在美国政府解除对某混币工具的制裁后,机构级合规暗池似乎又出现了一线希望。

在某隐私项目之后,FHE基本很少被作为项目融资的亮点。FHE与AI/ML/LLM的结合仍停留在学术领域。我坚信,源于密码学的区块链依然是FHE创业最适合的沃土。

"隐私之王"Signal的成功启示:FHE项目该如何为自身造血?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0x复利型人格vip
· 07-02 05:03
技术太菜 炒就完事了
回复0
元宇宙流浪汉vip
· 07-02 05:03
上车才是正经事
回复0
just_another_fishvip
· 07-02 04:38
割不完的韭菜噢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