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开启啦,现货、合约、Alpha齐上线!
📝 在Gate广场发帖,晒出你的交易体验或精彩截图,瓜分$1,000大奖池!
🎁 广场优质创作者5名,每人独享$100合约体验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浏览量前十再得$50奖励!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创发帖(不少于20字,仅用活动标签)
3️⃣ 若分享到推特,请将链接提交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单可多次提交,发布更多帖文可提升获奖机会!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条体验,都有机会赢取大奖!快在Gate广场show出你的操作吧!
代币传销新形态:揭秘加密金字塔的运作逻辑
代币:互联网时代的传销新形态
加密货币市场展现出与传统多层次营销计划惊人的相似之处,只不过它以更高效的网络原生形式运作,在提高营销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透明度。大多数代币已经演变成一种精巧的金字塔结构:顶层参与者获取最大收益,而普通投资者最终只剩下一堆毫无价值的虚拟资产。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源于系统性的结构问题。
在传统的多层次营销模式中,产品通常价格虚高但效果平平。其核心特点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独特的销售方式:不通过常规零售渠道,而是由个人代理先行购买,再自行寻找下线客户。
这种模式很快就从"销售产品"转变为"发展下线"。参与者购买产品的动机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转手牟利。当市场上只剩下投机者而没有真正的用户时,整个金字塔结构就会崩塌。顶层参与者获得了不成比例的收益,而底层参与者则只能对着无人问津的库存发愁。
代币金字塔结构
加密代币的运作逻辑与多层次营销如出一辙。代币本身就是"产品"——一种价格虚高、除了投机几乎没有实际用途的数字资产。持币者购买代币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在未来更高的价格卖给他人。
这种金字塔结构虽然与传统营销模式相似,但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有其独特的参与者层级。与传统产品相比,代币是更理想的载体:它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更易于交易和获取,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其运作逻辑大致如下:
在传统营销中,发展下线并让他们持续购买产品可以获利。代币的玩法也类似:你让其他人接手你的"货",并吸引更多后来者加入。这对你和你上线都有利,因为新参与者提供了"退出流动性",推高了价格。同时,新加入者因为持有代币,也会开始主动推广(他们现在也有"货"了!),而早期持币者则可以高位套现(收益倍数上升了!)。这套机制与传销极为相似,只是影响力更加强大。
你在金字塔中的位置越高,就越有动力不断发行新币、持续推动这一套运作模式。
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在加密金字塔的顶端,交易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几乎所有"成功"的代币背后,都离不开交易所及其关联做市商的深度操控。它们掌控着代币的分发和流动性,项目方若想接入平台、获得分发资源,往往必须付出代价——通常是无偿交出一部分代币。
如果不遵循他们的规则,你的代币就可能无法上线,或者只能在流动性极差的环境中挣扎。交易所有权随时更改合作条件,这种霸权虽然众所周知,但大多数参与者也只能默默接受——因为这是换取"流动性"与"分发"的必要代价。
对于创业者而言,能否登陆主流交易所往往取决于"关系网"而非项目本身的质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项目会出现"隐形联合创始人"或"前交易所员工"的身影,他们负责牵线搭桥、打通渠道。
做市商在理论上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角色,但实际上常常协助项目方通过场外交易悄悄出货,同时利用信息优势收割普通用户。他们通常持有相当比例的代币总量,并借此操控交易,获取不对称的套利机会。
项目方和风险投资机构在私募阶段就获得了大部分价值。他们以极低价格获取代币,随后构建叙事,制造出货的"流动性出口"。许多风投已不再假装支持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是系统性地参与各种投机行为。
意见领袖(KOL)通常在项目上线时免费获得代币,以换取宣传内容。他们利用自己的传播渠道获取免费筹码,然后向粉丝大力推广,而这些粉丝最终成为他们的"退出流动性"。
"社区"成员和空投参与者构成了金字塔的底层劳动力。他们承担最基础的任务:测试产品、产出内容、制造活跃度,以换取代币分发。然而,这些活动的回报正在日益减少,而要求付出的努力却在增加。
金字塔的最底层是普通散户投资者——上层所有参与者的"退出通道"。他们被灌输各种叙事和故事,赋予某个资产"迷因溢价",吸引更多人买入,从而让上层玩家顺利套现。
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当前的加密行业核心不在于产品开发,而在于讲故事——编织一个"高预期收益率"的叙事,诱导他人购买特定代币。专注于产品开发反而成了不受鼓励的行为(尽管这一点正在缓慢改变)。
整个代币估值体系已经完全脱离基本面,而是依赖"市值对标"进行横向比较。项目的核心问题从"这个代币解决了什么问题?"变成了"它最多能涨到多少倍?"在这种环境下,项目几乎无法被合理定价或评估。
尽管如此,加密行业仍是为数不多能为普通人带来巨大非对称收益的领域之一,但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投机行为是加密的核心产品契合点,也是最初吸引市场参与者关注这个新兴领域的"钩子"。正因如此,修复整个市场结构变得尤为迫切。
未来,像某些新兴平台这样的创新可能会彻底改变这场游戏的规则,为加密市场带来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