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资产上链,全球首发尽在 Gate!
Gate 携手 @xStocksFi 与 @BackedFi,正式上线全球首个股票衍生品市场,开启链上股票交易新纪元!
支持$TSLA, $NVDA, $CRCL, $AAPL 等热门股票:
💥 可加杠杆、做多做空
💰 全USDT计价,轻松管理风险收益
🔒 实物资产 100% 抵押
🔁 多链流转自由无阻
🌐 RWA × Web3,全新交互方式
CeFi 与 TradFi 的边界,已经彻底打破。
了解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xStocksOnGate#
小国布局比特币储备 巴基斯坦宣布加入战略持有阵营
比特币成为国家战略新宠:小国纷纷布局数字资产储备
在全球金融舞台上,比特币正逐渐从投资者的热门选择转变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5月,一份揭示全球各国比特币持有情况的数据引发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某大国以207,189枚比特币位居榜首,价值近22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大国,持有194,000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国如不丹和萨尔瓦多也在名单中占据一席之地,分别持有13,029枚和6,089枚比特币。全球政府持有的比特币总量达529,705枚,占比特币总量的2.522%。
然而,近期引发热议的是一个原本缺席该名单的国家——巴基斯坦。这个南亚国家宣布将设立国家级比特币战略储备,并承诺"永不出售"。这一举动不仅让巴基斯坦站在了加密货币的风口浪尖,也引发了人们对小国为何如此热衷于拥抱比特币的思考。
巴基斯坦的比特币雄心:从能源到国家储备
巴基斯坦的比特币战略在国际舞台上引起广泛关注。2025年5月,在某比特币大会上,巴基斯坦政府特别助理、区块链与加密货币事务顾问Bilal Bin Saqib宣布,该国将效仿某大国,设立国家级比特币战略储备并长期持有这些资产。尽管具体持仓规模尚未公开,但巴基斯坦的雄心已昭然若揭。
巴基斯坦的比特币战略不仅限于储备。政府还宣布将2000兆瓦剩余电力分配给比特币挖矿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这一举措旨在解决该国能源利用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像萨希瓦尔和卡西姆港这样的燃煤发电项目目前仅以15%的产能运行。通过挖矿,巴基斯坦希望将这些"闲置能源"转化为经济价值。以当前比特币价格估算,每挖出一枚比特币就能为国家带来可观的收入。
同时,巴基斯坦正在加速完善其数字资产管理框架。2025年5月22日,巴基斯坦数字资产管理局(PDAA)正式成立,负责监管加密货币交易、DeFi应用和资产代币化,并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政务、土地记录和金融领域的应用。PDAA的设立由巴基斯坦加密货币委员会提出,委员会顾问包括业内知名人士,为政策制定注入了国际经验。
巴基斯坦的加密用户基础同样令人瞩目。预计到2025年,该国加密用户将超过2700万,占总人口的10%以上。这不仅反映了年轻人口对数字资产的热情,也为政府推动加密经济提供了民意支持。
小国的比特币热潮:从不丹到萨尔瓦多
巴基斯坦并非孤例。放眼全球,多个小国在比特币领域的探索已经如火如荼。不丹,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凭借丰富的水电资源成为比特币挖矿的"隐形玩家"。最新数据显示,不丹持有13,029枚比特币,价值约1.38亿美元,占总量的0.062%。这些比特币由国有企业通过挖矿积累,水电成本低廉让不丹在挖矿竞争中占据优势。
萨尔瓦多则是小国比特币战略的先锋。2021年,这个中美洲国家成为全球首个将比特币定为法定货币的国家,并持续增持储备。截至2025年5月,萨尔瓦多持有6,089枚比特币,价值约6453万美元,占总量的0.029%。其比特币储备的未实现盈利已达3.57亿美元,显示出价格上涨带来的回报。然而,萨尔瓦多的比特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某国际金融机构在2024年12月与其达成14亿美元贷款协议,但要求维持现有储备规模不变,并修订相关法律。
乌克兰的比特币持有则带有特殊背景。近期冲突期间,乌克兰通过加密货币捐款筹集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成为其46,351枚比特币(价值约4.91亿美元)的重要来源。乌克兰的加密政策较为开放,吸引了大量Web3初创企业,其比特币持有量占总量的0.221%,在小国中名列前茅。
相比之下,格鲁吉亚的66枚比特币(价值约699万美元)显得微不足道,可能是早期没收资产的象征性持有,尚未形成明确的国家战略。
小国拥抱比特币的动因
小国热衷比特币的背后,是经济、地缘和技术多重因素的交织。首先,比特币被视为对冲经济困境的工具。许多小国面临外汇储备不足、通货膨胀或高额债务的压力。例如,萨尔瓦多的公共债务占GDP的90%以上,巴基斯坦同样背负沉重债务负担。传统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让这些国家转而寻求比特币作为替代资产。
其次,能源利用是小国比特币战略的直接动力。不丹的水电挖矿和巴基斯坦的2000兆瓦电力分配计划如出一辙。许多小国拥有未充分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或过剩电力,比特币挖矿不仅能将这些资源货币化,还能吸引国际矿企和技术公司。
再者,比特币政策成为吸引外资的"磁石"。在全球Web3和区块链热潮中,小国通过宽松的加密政策吸引初创企业和资本流入。乌克兰的加密生态已孕育出多家Web3初创企业,巴基斯坦的PDAA也将扶持初创企业作为目标。
最后,地缘政治考量在小国的比特币战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当前国际金融体系中,小国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潜在的"金融武器",帮助小国在全球博弈中争取更多话语权。
大国与小国的对比:从查扣到战略性持有
与小国不同,大国持有的比特币多来自执法查扣。某大国持有的207,189枚比特币主要源于执法部门没收的非法案件资产;另一大国持有的194,000枚比特币同样来自非法资产没收;某欧洲国家的61,000枚比特币也多为执法行动的成果。这些大国的比特币持有更像是"意外收获",而非主动战略。
小国则更倾向于通过挖矿或政策性购买积累比特币。不丹的13,029枚比特币来自水电挖矿,萨尔瓦多的6,089枚比特币则是国家战略的产物。乌克兰的46,351枚比特币虽部分来自捐款,但也反映了其主动拥抱加密货币的政策取向。小国的比特币持有比例虽低,但其战略意义更大,旨在通过比特币实现经济多元化或对冲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某欧洲大国在2024年清空了其比特币储备(约5万枚),用于偿还债务。这一举动与小国的长期持有战略形成鲜明对比,也反映了大国在比特币政策上的分化。
国际金融机构的审视与小国的坚持
小国拥抱比特币的道路并非坦途,国际金融机构的审视始终如影随形。萨尔瓦多的案例最具代表性。2024年12月,某国际金融机构与萨尔瓦多达成14亿美元贷款协议,但要求其维持现有比特币储备规模不变,并修订相关法律。该机构警告,比特币储备可能加剧萨尔瓦多的债务风险。尽管如此,萨尔瓦多在经济改革中表现强劲,获得了后续贷款。
巴基斯坦的情况则更具前瞻性。其数字资产管理局在设计之初就强调符合国际监管标准,试图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审视下赢得政策空间。巴基斯坦的加密政策不仅限于比特币储备,还包括区块链技术在政务和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这种"全面布局"可能使其在与国际金融机构的谈判中更具灵活性。
国际金融机构的谨慎态度反映了比特币的双面性:它既是小国经济转型的机遇,也是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小国们在拥抱比特币时,必须在创新与合规之间找到平衡。
巴基斯坦的独特优势与挑战
与其他小国相比,巴基斯坦的比特币战略有其独特性。首先,其人口红利和加密用户基础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潜力。2700万加密用户不仅是消费群体,也是区块链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其次,巴基斯坦的能源资源和地缘位置使其成为南亚地区的潜在加密枢纽。2000兆瓦电力分配计划不仅消化了过剩能源,还可能吸引周边国家的矿企投资。
然而,挑战同样显著。巴基斯坦的电力基础设施老化,燃煤项目可能面临环境压力。此外,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可能对其储备价值构成威胁。萨尔瓦多的比特币储备虽盈利3.57亿美元,但也经历了价格剧烈波动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需要在国际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下谨慎推进政策,以避免贷款条件受限。
结语:小国的比特币赌局
巴基斯坦的比特币战略是小国拥抱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从不丹的水电挖矿到萨尔瓦多的法定货币实验,再到乌克兰的战时捐款,这些国家在比特币的浪潮中看到了经济复兴的希望。比特币不仅是资产,更是能源、技术和地缘政治的交汇点。小国们通过比特币,试图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这场赌局并非没有风险。比特币的波动性、国际机构的监管压力以及基础设施的限制,都可能让小国的雄心受挫。但正如Bilal Bin Saqib所说:"曾经被误解,如今势不可挡。"对于巴基斯坦和无数小国而言,比特币不仅是一种资产,更是一种信念——在数字经济的未来,它们不愿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