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开启啦,现货、合约、Alpha齐上线!
📝 在Gate广场发帖,晒出你的交易体验或精彩截图,瓜分$1,000大奖池!
🎁 广场优质创作者5名,每人独享$100合约体验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浏览量前十再得$50奖励!
参与方式:
1️⃣ 关注 @Gate广场_Official
2️⃣ 带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创发帖(不少于20字,仅用活动标签)
3️⃣ 若分享到推特,请将链接提交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单可多次提交,发布更多帖文可提升获奖机会!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条体验,都有机会赢取大奖!快在Gate广场show出你的操作吧!
DeSci热潮来袭:链上科研与MEME炒作的博弈
DeSci:链上科研探索与MEME热潮的碰撞
近两周以来,DeSci(去中心化科学)成为加密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一曾经沉寂的概念在一系列事件推动下重新焕发生机,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
DeSci旨在利用Web3技术构建公共基础设施,以实现科学知识的公开、公正资助、存储和传播。它鼓励科学家公开分享研究成果并获得认可,同时允许任何人轻松访问和贡献研究成果。简而言之,DeSci致力于借助区块链技术解决科研领域的诸多问题,包括资金筹集、知识共享、评审流程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当前,DeSci项目主要集中在筹资方向,多数项目通过代币化模式为科研项目融资。同时,这些项目也倡导将科研成果上链,以提高透明度并保护知识产权。DeSci的核心作用在于为需要长期投入的科学研究开辟新的筹资渠道,将加密与科学研究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连接起来,赋予了代币化更多实际意义。
本轮DeSci热潮的爆发源于几个关键事件。首先,某知名交易平台宣布投资BIO Protocol,将这个"链上科学版的Y Combinator"推到了聚光灯下。随后,业内两位重量级人物在曼谷举行的DeSci Day活动上共同探讨DeSci,进一步推高了这一概念的热度。
受此影响,加密圈迅速掀起DeSci热潮。Pump.Science项目一炮而红,RIF、URO等项目更是创造了惊人的投资回报。某资本管理公司合伙人甚至表示,"DeSci领域现在感觉就像2019年初的DeFi时代。一切都还很原始、实验性,但从中可以看出它具有巨大潜力。"即便在市场整体回调的情况下,DeSci板块仍逆势上涨3.35%。
然而,尽管DeSci的愿景美好,为科学研究开辟新的资金渠道无疑具有价值,但目前炒作成分显然大于实际效用。科学研究的长期性与MEME领域的短期逐利性存在明显矛盾,想要用纯投机的MEME赛道来平衡零投机的科研领域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科学研究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需要可持续的长期投资。这也是为什么科研资金通常采用国家主导、大型企业引领的模式,通过国家资本与社会资本相结合来分散风险并保持竞争力。然而,在加密市场中,注意力才是核心,热点难以持续。目前围绕DeSci的热钱主要集中在科学研究类项目的迷因币发行平台Pump.Science上,反映出市场对盈利效应的关注。
从概念上看,DeSci有些类似新瓶装旧酒。追溯历史,2021年7月启动的VitaDAO就是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DeSci项目,但其发展并未如概念所描绘的那般波澜壮阔。
VitaDAO是一个由社区所有、致力于资助早期长寿研究的项目,目标是通过社区的集体力量推动科学创新,研究和支持旨在延长人类寿命及预防与年龄相关疾病的项目。简而言之,VitaDAO就是一个研究长寿的DAO社区。
虽然VitaDAO曾因某知名制药企业的战略投资而短暂引发热议,但随后迅速归于平静。目前,VitaDAO正广泛布局,已投资420万美元资助了24个项目,还与多所知名大学开展研究合作。然而,相对于其动作,实际成果却相对有限。从2021年启动至今年前不久的Devcon大会上,VitaDAO才首次展示了其首款产品VD001。
另一方面,尽管将科研成果上链可以提高透明度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但这在相对封闭的科研领域几乎是一种结构性颠覆。在当前的科研体系下,大多数研究团队在科研过程中对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保持高度保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泄露或利用,尤其是涉及深层利益时更是如此。引入去中心化技术后,数据的安全性自然也难以保障。
考虑到上述因素,可以预见,除了在科研内容、评审公正性与数据代币化等表层应用外,只有那些实现难度极高、耗时极长、需要高度协作的课题才能真正契合加密模式。从这轮热潮来看,多数DeSci项目都瞄准了一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长寿,这也让市场戏称DeSci是链上的"长生不老药"。
长生不老终究只是美好愿景,市场关注DeSci主要是看中其背后带来的流动性。尽管BIO Genesis社群募资活动筹集了3300万美元,且近两周DeSci板块表现强劲,但一级市场动作有限,大型机构尚未大规模参与。从龙头项目来看,二级市场关注度也不高,VITA与RIF的市值均在1.2亿至2亿美元之间,与其他板块龙头动辄10亿美元的市值相去甚远。
撇开长期性来看,DeSci在MEME界算是相对不错的板块。与其他MEME相比,DeSci具备更强的叙事性。虽然名人效应难以持久,但由于有实际科研项目支撑,因此存在基本面效应,任何科研创新与产品研发都能加强叙事力度。此外,生物医学板块对筹资通常持开放态度,该领域的新兴性也使其更有可能与加密领域接轨。DeSci还具备潜在的破圈效应,目前板块的名人效应主要集中在加密内部,传统医疗与科研领域的名人尚未大规模进入,大型机构也还未涌现,这为后续叙事提供了发展空间。
从宏观市场来看,无论是动物园还是艺术家主题,是AI驱动还是科研验证,MEME已然成为市场资金的主要承载者。但曾经大幅增值的承接者,还是山寨币。仅从山寨市场来看,比特币从1万美元涨至接近10万美元,以太坊的跟涨效应明显减弱,山寨币的表现则大多下跌,前十大加密资产中仅SOL和XRP出现上涨,动辄数十倍增长的山寨季似乎难以复现。
资金流向的变化是关键。在传统的牛市传导中,资金通常从高稳定性资产逐步下沉外溢至低稳定性资产,从低收益源起盘活高收益偏好,即主流币种 - 山寨币种 - MEME币种 - 其他板块,但今年这一路径发生了变化。随着机构的进驻与项目数量的饱和,外部大额新增流动性仅会流入比特币生态,公链生态又缺乏强劲的应用涌现,山寨币更是深陷供需结构危机,比特币成为生态资金的虹吸者,其他板块的资金也被吸引而来,唯有快进快出、财富效应集中的MEME脱颖而出,山寨季也因此演变成了MEME季。
一个典型的佐证是,Pump.fun已成为牛市的最大赢家。数据显示,截至11月24日,pump.fun累计收入接近2.3亿美元,已部署代币总数约为374万。
当然,MEME的崛起并不意味着山寨币的彻底衰落,在监管放松与板块轮动下,山寨币仍有可能逆风翻盘。但MEME市场地位的提升无疑反映出市场的结构性转变。实际上,无论是Pumpfun直播、短视频平台喊单还是AI自主驱动等,随着Z世代的进入与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密市场正经历着叙事逻辑、传播模式、运营方式的深层次变革。
传统山寨项目围绕代币释放以维持叙事长期割韭菜的模式难以持续,市场也不再对风投支持的代币盲目追捧,而是转向更公平、更自主、更贴近代币核心价值的方向,注意力日益稀缺。在这种情况下,MEME与实质项目的结合似乎比单一项目更具竞争力。山寨币存在操纵风险,而MEME相对公平;MEME缺乏长期性,而实质项目又提供了基本面支撑,两者高度契合,这或许也是当下AI MEME、DeSci等概念兴起的原因之一。
然而,共识的形成具有高度随机性,真正的MEME金矿少之又少。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Pump.fun共发行代币359万个,这一数量已远超过去10年加密世界的代币发行总量。其中成功上线交易平台的代币数量为50389个,占比约1.4%。而市值超过1亿美元的代币仅有32个,不到十万分之一的MEME市值能超过千万美元。
长期来看,在注意力与持续性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MEME发展的关键议题。但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保住本金、避免归零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