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Uniswap(UNI)价格预测:巨鲸 278 枚代币撤出交易所,锁仓量飙升后的未来前景如何?
Uniswap(UNI)在经历了长期横盘整理后,开始强势突破。一位鲸鱼钱包用户提取了 2,500 万美元,加之钱包活跃度和用户数量的显著提升,这些都有助于巩固其强劲的看涨基础。UNI 突破关键阻力位不仅是一个积极的技术讯号,而且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也意味着未来可能会实现翻倍的成长。
UNI 巨鲸钱包从交易所撤出
对 Uniswap 信心最强烈的讯号之一来自巨鲸钱包的活动。根据 Onchain Lens 的数据,7 月 14 日,一个新钱包从币安提现了 278 万枚 UNI 代币,价值约 2552 万美元。从交易所大量提现代币通常表示持有者短期内无意抛售,这是投资者常见的看涨讯号。
值得注意的是,该钱包几天前还提取了价值 350 万美元的 Compound(COMP)代币,这表明这并非一次性行动,而是针对关键 DeFi 资产的精心积累策略。随着交易所流通的 UNI 数量减少,抛售压力也随之减弱,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有利条件。
无论整体市场趋势如何,鲸鱼钱包悄悄增持股票往往是强劲复苏的早期指标。
Uniswap 用户数再次上升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看涨讯号来自网路活动。根据 Santiment 的数据,Uniswap 的每日活跃地址数量已超过 2,300 个,创下自 6 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 UNI 尚未达到 2024 年 12 月的最高点,但价格突破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他们认为新用户的涌入可能成为推动 UNI 价格接近 20 美元的催化剂。
(来源:Santiment)
活跃地址反映了每日发送或接收代币的钱包数量。当该指标急剧上升时,通常表明资金流动和对网路的兴趣增加——这一因素已多次为 UNI 价格的大幅波动铺平道路。
长期持有 UNI 的钱包数量也在增加
UNI 不仅日常交易活跃,其长期投资者数量也呈现强劲成长。截至目前,持有 UNI 的钱包数量已超过 37.5 万枚,较 3 月底的 35.2 万个大幅增加。
(来源:Santiment)
Santiment 的数据表明,这种势头表明投资者的增持行为强劲。持有 UNI 且不抛售的钱包越多,UNI 价格的支撑就越强,尤其是在市场进入回档阶段时。
TVL 激增提振 UNI 代币基础
根据 DeFiLlama 的数据,Uniswap 生态系统的总锁仓价值(TVL)呈现爆炸性成长,从 2 月的不到 2 亿美元跃升至 7 月的超过 10 亿美元。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该平台的总锁定价值增加了 5 倍,这充分证明了 Uniswap 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来源:DefiLlama)
TVL 是衡量协议智能合约中锁定的加密资产数量的指标。TVL 的增加不仅反映了社区信心的增强,也为 UNI 代币的复苏和成长势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UNI 价格暴涨,未来前景如何?
在被困于下降楔形形态数月之后,UNI 终于成功突破——这是多头重新占据上风的关键信号。尽管 UNI 本周才正式突破,但自突破 7.50 美元以来,其走势一直呈现明显的反弹趋势,并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的阻力位。
UNI 目前的价格约为 9.53 美元,突破了 8.96 美元的强阻力位。下一个值得关注的价格水准是 9.79 美元,这对应于斐波那契扩展线 1,该扩展线由日线图上最近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确定。如果突破该水平,UNI 的目标价位可能如下:
12.17 美元(斐波那契扩展位 1.618)
16.03 美元(斐波那契扩展 2.618)
19.89 美元和 22.27 美元(斐波那契扩展 3.618 和 4.236)
如果上涨势头持续,这些是潜在的价格区间。仅 19.89 美元的关口就意味着其价格较当前价格上涨超过 100%——这个数字足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然而,要保持上涨趋势,UNI 需要保持在关键支撑位 8.13 美元上方——即 0.618 斐波那契回撤位所在位置。如果价格跌破该水平,尤其是在活跃钱包数量或总锁仓价值下降的情况下,当前的看涨结构将面临被打破的风险。
(来源:Tradin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