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正式啓動!
🎮 本期聚焦:Yooldo Games (ESPORTS)
✍️ 分享獨特見解 + 參與互動推廣,若同步參與 Gate 第 286 期 Launchpool、CandyDrop 或 Alpha 活動,即可獲得任意獎勵資格!
💡 內容創作 + 空投參與 = 雙重加分,大獎候選人就是你!
💰總獎池:4,464 枚 $ESPORTS
🏆 一等獎(1名):964 枚
🥈 二等獎(5名):每人 400 枚
🥉 三等獎(10名):每人 150 枚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不少於 300 字的原創文章
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三期#
每篇文章需 ≥3 個互動(點讚 / 評論 / 轉發)
發布參與 Launchpool / CandyDrop / Alpha 任一活動的截圖,作爲獲獎資格憑證
同步轉發至 X(推特)可增加獲獎概率,標籤:#GateSquare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907
🎯 雙倍獎勵機會:參與第 286 期 Launchpool!
質押 BTC 或 ESPORTS,瓜分 803,571 枚 $ESPORTS,每小時發放
時間:7 月 21 日 20:00 – 7 月 25 日 20:00(UTC+8)
🧠 寫作方向建議:
Yooldo
為什麼加密貨幣市場下跌?比特幣面臨困難,而另類幣也面臨困難
加密貨幣市場再次陷入混亂,比特幣在努力維持在10萬美元以上,目前交易在97,000美元區間,而各種替代幣正在經歷顯著的衰退。市場整體心態仍然悲觀,以太坊、XRP、索拉納、狗狗幣和卡爾達諾都面臨3-4%的調整。 比特幣為什麼會走低? 比特幣已經顯示出在全球市場的賣壓下有可能復甦,但仍然無法突破心理關口10萬美元。全球經濟不穩定正在發生,加上比特幣儲備計劃尚未解決以及加密貨幣監管進展緩慢,造成了不穩定的環境。投資者謹慎行事,大多數機構關注比特幣ETF,導致另類幣陷入流動性危機。 加密貨幣分析師CryptexGuy指出了當前市場條件與以前的比特幣週期之間的相似之處,指出極端波動始終是加密貨幣背景的一部分。在2019年之前,比特幣經歷了一次88%的暴跌,然後迅速上漲了12,000%,這種週期本質上正在再次發生,儘管市場動力發生了變化。 歷史週期及其對比特幣和替代幣的影響 2018-2021: 由危機推動的激增 在2018年至2021年期間,比特幣經歷了85%的調整,隨後上漲了近2000%。這種增長是由COVID-19大流行推動的,導致數字資產的應用越來越普遍。NFT的增長和以太坊的生態系統擴展在推動其他加密貨幣市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Solana、Cardano和meme幣等項目變得非常吸引人。然而,隨著世界從大流行中恢復,傳統就業穩定下來,對其他加密貨幣的投機興趣逐漸減少。 2022-2025: 組織的統治和比特幣時代 當前週期反映了過去的趨勢,但轉向了機構的參與。比特幣經歷了約77%的大幅下跌,下降至15,000美元,這是宏觀經濟障礙包括FTX和Terra (LUNA)的崩潰的結果。然而,比特幣自那時以來已經回升了超過600%,達到了109,000美元的頂峰。機構的投資、政府對比特幣挖掘活動的關注以及ETF的批准將比特幣置於金融界的焦點。 Altcoin:爭奪相關性的鬥爭 在之前的價格週期中,山寨幣經歷了強勁增長,主要是由於DeFi、NFT和以太坊第二層解決方案等故事。然而,當前的環境似乎對許多山寨幣不太有利。本週期的主要主題是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的角色,迷因幣的增長以及與人工智能相關的代幣。 儘管普遍趨勢是下跌,但一些山寨幣仍然保持相關性: XRP:受SEC監管變化推動 ONDO和HBAR:受益於與BlackRock的關係以及機構的支持 AI Token:引領人工智能應用浪潮 然而,大多數其他的代幣都面臨困難,缺乏之前推動它們的基本故事。 altcoin會復甦嗎? 技術分析師對替代幣的命運有不同的看法。加密巨頭Titan認為,比特幣支配力量(BTC.D)正在顯示“墓碑道瓊斯”模式,這是潛在的跡象,表明替代幣正在復甦。然而,Rekt Capital認為,比特幣的統治力量必須至少達到71%,然後才能出現任何替代幣上漲的跡象。 此外,比特幣ETF的推出吸引了大量資金,繼續將流動性轉移到替代幣。除非比特幣經歷了重大調整,或者比特幣的主導地位達到巔峰,否則替代幣季可能仍不確定。 結論:比特幣握有鑰匙 加密貨幣市場仍然集中在比特幣上,機構正在積累比特幣,而另類幣則處於橫盤狀態。如果歷史是任何指引,最終一些另類幣可能會見證復甦,但只有那些基本穩固且在新興實際世界中有使用案例的項目才能如此。目前,比特幣仍然是市場波動的主要驅動力,比特幣價格行為的任何重大變化都將決定另類幣的命運。投資者應謹慎關注並專注於比特幣的主導趨勢,監管更新以及宏觀經濟變化,然後再考慮對投資組合進行任何重大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