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观点任务# 第一期精彩啓程!調研 Palio (PAL) 項目,在Gate廣場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300 PAL!
💰️ 選取15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20 PAL!
👉 參與方式:
1. 調研$PA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
2. 帶上$PAL交易連結。
3. 推廣$PAL生態周系列活動:
爲慶祝PAL上線Gate交易,平台特推出HODLer Airdrop、CandyDrop、VIP Airdrop、Alpha及餘幣寶等多項PAL專屬活動,回饋廣大用戶。請在帖文中積極宣傳本次系列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76
建議項目調研的主題:
🔹 Palio 是什麼?
🔹 $PA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 如何參與 $PAL生態周系列活動?
您可以選擇以上一個或多個方向發表看法,也可以跳出框架,分享主題以外的獨到見解。
注意:帖子不得包含除 #Gate观点任务# 和 #PAL# 之外的其他標籤,並確保你的帖子至少有 60 字,並獲得至少 3 個點讚,否則將無法獲得獎勵。
⚠️ 重復內容的帖子將不會被選取,請分享屬於你獨特的觀點。
⏰ 活動時間:截止至 2025年7月11日 24:00(UTC+8)
非農爆冷擊墜比特幣!1.2萬人創近4年最差,罪魁禍首是這兩者?
非農就業數據遠遜預期,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
美國勞工統計局於 11 月 1 日公佈的 10 月非農就業數據令人意外,僅新增 1.2 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10 萬人,也創下自 2020 年 12 月以來的最小增幅。與此同時,前兩個月的非農就業數據也被大幅下修,共減少了 11.2 萬人。不過失業率並未受到影響,與預測的 4.1% 完全一樣。
主要數據整理如下:
名稱公布值預測前次美國非農就業人數1.2 萬10.6 萬22.3 萬失業率4.1%4.1%4.1%
圖源:Investing.com 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的 10 月非農就業數據爆冷,僅新增 1.2 萬人
這一消息引發市場對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導致比特幣價格應聲下跌,再次跌破 70,000 美元,結束了一週的上漲勢頭。截至完稿前,比特幣價格為 69,783 美元。
圖源:TradingView 比特幣價格經歷短暫回升,又要非農就業數據爆冷急墜
颶風與罷工成就業市場下滑主因
此次就業數據的低迷主要歸因於兩大因素:颶風和大型罷工活動。9 月底和 10 月初,颶風海倫(Helene)和米爾頓(Milton)襲擊了美國東南部地區,導致數以千計的民眾失業,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活動。勞工統計局表示,颶風可能使就業人數減少至多 4 萬人。
此外,波音公司的大規模罷工也對就業數據產生了顯著影響。波音在加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工廠共有 33,000 名工人因罷工而停工,製造業因此減少了 4.6 萬個職位,為 2020 年 4 月以來的最大降幅。這些臨時性因素被認為是造成就業市場下滑的主要原因。
市場預期聯準會降息,投資人反應複雜
儘管就業數據不佳,失業率仍維持在 4.1%,符合市場預期。平均時薪月增 0.4%,略高於預期的 0.3%,顯示薪資壓力依然存在。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Fed)在 11 月 6 日至 7 日的會議上將降息 1 碼(0.25 個百分點),根據 CME FedWatch 工具顯示,11 月降息機率已攀升至 98.9%。甚至 12 月再降一碼的機率也提升至 82.7%。
圖源:CME FedWatch 市場預測 11 月降息 25 個基點的機率暴增為 98.9%
高盛等機構認為,聯準會可能將此次數據疲軟歸因於一次性因素,繼續推進貨幣寬鬆政策。投資人對此反應複雜,美股在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亮眼財報的推動下上漲,而比特幣等風險資產則受挫下跌。
美股主要指數表現,整理如下: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288.73 點,或 0.69%,收 42,052.19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144.77 點,或 0.8%,收 18,239.92 點。
S&P 500 指數:上漲 23.35 點,或 0.41%,收 5,728.8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54.68 點,或 1.11%,收 5,001.43 點。
NYSE FANG + 指數:上漲 122.24 點,或 1.05%,收 11,739.28 點。
未來展望:經濟不確定性與投資策略
專家指出,颶風和罷工對就業數據的影響屬於臨時性因素,經濟基本面並未出現明顯惡化。然而,就業市場的放緩可能預示著美國經濟成長的壓力增大。投資人需關注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和聯準會政策會議,這些事件可能對市場走勢產生重大影響。在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投資人應謹慎調整投資組合,關注資產配置的平衡,以應對潛在的市場波動和風險。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者應考慮本文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