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美國或取消銀行聲譽風險監管 加密行業迎重大突破
美國金融監管政策變化:加密貨幣行業迎來新機遇?
近期,美國金融監管領域出現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動向。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可能會效仿美國貨幣監理署(OCC)的做法,不再將"聲譽風險"作爲銀行監管的考量因素。這一舉動被業內人士視爲加密貨幣行業的重大突破。
長期以來,"聲譽風險"一直是美國銀行與加密貨幣公司合作的主要障礙。銀行擔心與加密行業的聯繫可能會損害其聲譽,進而影響客戶關係、引發法律糾紛或導致收入下降。這種模糊且主觀的風險評估標準實際上成爲了監管機構對銀行業務進行幹預的工具,尤其對加密貨幣行業造成了嚴重影響。
許多加密貨幣公司,即便是像某知名交易平台這樣的行業巨頭,也曾公開表示在美國尋找合作銀行的困難。這種情況迫使一些公司不得不在海外尋求銀行服務,這一現象被業內稱爲"Operation Chokepoint 2.0",暗指通過金融監管手段變相抑制加密行業發展。
如果FDIC確實取消將"聲譽風險"作爲監管因素,這將標志着美國金融監管態度的重大轉變。這不僅可能使銀行更願意與加密公司合作,還可能降低加密公司的運營成本,讓它們能夠將更多精力集中在業務創新和市場拓展上。
美國參議員Tim Scott提出的《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法案》(FIRM Act)進一步體現了這一趨勢,該法案旨在限制監管機構利用聲譽風險對銀行施壓。這些舉措共同表明,美國政府可能正在轉向一種更爲開放的監管態度,逐步承認加密貨幣行業作爲一個合法經濟領域的地位。
然而,盡管業內普遍對這一變化表示歡迎,但也有聲音提醒我們不要過於樂觀。一些分析認爲,銀行是否願意與加密公司合作,還取決於它們自身的合規能力和反洗錢風控水平。許多加密企業在這方面仍存在不足,這可能會繼續影響銀行的合作意願。
FDIC取消"聲譽風險"作爲監管因素,無疑是加密貨幣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它不僅消除了銀行和加密公司合作的一大障礙,也顯示出美國對加密行業態度的積極轉變。然而,加密行業要真正獲得廣泛認可,還需要在技術創新、合規操作和公衆信任等方面繼續努力。
這次監管政策的調整可能成爲加密貨幣融入主流金融體系的重要起點。隨着時間推移,我們或許會發現,這一變化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政策調整,而是加密貨幣行業走向成熟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