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新加坡vs香港:亞洲Web3雙雄的優勢對比與發展前景
Web3雙城記:新加坡與香港的競合之路
近期,TOKEN2049活動正在新加坡如火如荼地進行,吸引了衆多Web3從業者前來參會。這不禁讓人思考,在亞洲Web3領域,新加坡和香港這兩個重要城市各自有何優勢與挑戰?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對比這兩座城市在Web3生態中的表現和未來前景。
政策環境
政策環境對Web3發展至關重要,涉及加密貨幣、區塊鏈和數字身份等多個方面的法律規範和監管措施。友好穩定的政策氛圍能爲Web3項目提供明確指引和保障,促進創新與合規並行。
新加坡在政策方面一直保持開放前瞻的態度,大力支持金融科技創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爲區塊鏈、元宇宙和Web3.0技術企業設立了"監管沙盒",允許創新項目在現有法律框架外進行試驗。MAS還頒布了《支付服務法》,規範市場參與者並強化消費者保護機制。同時,新加坡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推動跨境支付、數字貨幣交換等領域的標準制定。
相比之下,香港的政策取向較爲審慎。2022年底,香港特區政府發表了虛擬資產發展政策宣言,表明對創新持開放態度。近期不少Web3領域的龍頭企業和初創公司正考慮在港開展業務。但香港對虛擬資產交易所的監管仍較爲嚴格,包括必須取得證監會牌照、僅可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等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香港的競爭力。
總體而言,新加坡的政策環境相對更爲靈活包容,而香港則更注重平衡創新與風險管控。
人才資源
人才是Web3發展的核心動力,包括技術開發者、創業者、管理者和顧問等。多元化的國際人才匯聚,形成了蓬勃發展的Web3社區。
新加坡在人才方面優勢明顯,得益於其優質教育體系、多元文化背景、便利籤證政策和高品質生活環境。南洋理工大學和國立大學等世界一流學府爲新加坡培養了大量科技人才。同時,新加坡吸引了衆多全球Web3領域的專家和領袖。政府推出的創業家籤證和科技人才籤證等政策,爲外國人才在新加坡創業和工作提供便利。此外,新加坡完善的醫療、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務,以及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都增強了其對人才的吸引力。
香港作爲國際化都市,也匯聚了不少本地和外來Web3人才,但仍面臨一些挑戰。香港的教育體系相對傳統,對Web3相關技術和知識的培訓有待加強。香港推出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雖爲吸引人才提供支持,但受限於配額、申請流程復雜等因素,實際效果有限。
總的來說,新加坡在人才方面優勢更爲明顯,能夠更好地培養和吸引Web3人才,並爲他們提供適合創新發展的環境。香港則需要在教育體系和人才政策方面進行改進,以提升其在Web3領域的競爭力。
生活成本
生活成本是影響Web3從業者選擇居住地的重要因素,涵蓋食物、住房、交通、教育等方面的開支。較低的生活成本不僅能讓從業者將更多資金投入項目開發和運營,也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經濟發達的城市,物價水平相對較高。根據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的最新數據,新加坡和香港在全球138個國家或地區中的生活成本排名分別爲第5位和第16位。
在住房方面,美世(Mercer)2023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行榜顯示,新加坡的平均月租金約爲16,000元人民幣,而香港則高達23,700元人民幣,位居全球榜首。
食品方面,新加坡的價格普遍低於香港,且選擇更加多樣化。新加坡的小販中心提供價格實惠的美食,每餐約15-25元人民幣。香港的大排檔價格稍高,每餐約25-35元人民幣。超市食材方面,新加坡的月均開支約1000-1500元人民幣,香港則爲250-350元人民幣。
在其他生活開支方面,如日用品、服裝、化妝品和娛樂等,兩地差異不大。不過,香港沒有消費稅,且經常有打折活動,在某些方面可能比新加坡更爲經濟。
綜上所述,新加坡和香港在生活成本方面各有優劣,具體選擇需要考慮個人收入水平、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
未來發展
未來發展潛力是Web3領域的關鍵指標,包括技術創新、市場需求和社會影響等方面。良好的發展前景能夠吸引更多從業者加入,並提升整個行業的價值。
新加坡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政策環境的穩定性和支持力度,以及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作爲中立開放的國家,新加坡能夠與全球Web3合作夥伴建立良好關係,推動跨境和跨鏈協作。然而,新加坡也面臨着人口規模小、競爭力相對較弱的挑戰,同時對外部因素的依賴性較高。
香港的優勢則在於其雄厚的金融實力和專業水平,以及與中國內地的緊密聯繫。作爲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能爲Web3項目提供豐富的資金、服務和產品支持。此外,香港作爲特別行政區,能夠參與中國在Web3領域的創新發展,這爲其帶來獨特優勢。
兩座城市在未來發展方面都面臨機遇與挑戰,關鍵在於如何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並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創造價值。
結語
新加坡和香港在Web3領域各具特色,兩座城市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的空間。新加坡在政策開放度和人才吸引力方面略勝一籌,而香港則在金融實力和與中國內地的聯繫上更具優勢。未來,兩座城市如何揚長避短、互補共贏,將決定亞洲Web3生態的發展格局。無論是創業者、投資者還是從業者,都需要密切關注這兩座城市的動向,在瞬息萬變的Web3世界中把握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