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特斯拉15億美元比特幣投資10天浮盈8億 機構持倉量創新高
在加密貨幣市場的歷史性時刻,特斯拉公司投資比特幣的決定引發了廣泛關注。僅僅10天時間,這筆15億美元的投資就已經產生了8億美元的浮動盈利,超過了該公司多年造車業務的盈利總和。這一舉動,加上其他知名人士和機構的支持,推動比特幣市值突破了萬億美元大關。
與此同時,微策略公司繼續其積極的比特幣投資策略,通過可轉債融資10.5億美元,用於進一步增持比特幣。該公司自去年以來已累計購入超過7萬枚比特幣。
這種投資熱潮不僅反映了市場對比特幣作爲全球貨幣寬松時代下"避風港"的認可,也預示着加密貨幣正逐步獲得更廣泛的接受度。傳統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業,近年來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明顯轉向積極,爲未來加密資產的主流化鋪平了道路。
銀行業與加密企業正在加速融合。據統計,目前已有35家銀行對加密行業表現友好,並與加密原生企業建立了實質性業務往來。這些銀行主要分布在美國、瑞士和歐洲其他金融中心。其中,美國佔11家,瑞士10家,反映出這兩個國家在推動加密金融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
美國貨幣監理署(OCC)的一系列政策舉措,爲加密企業與傳統銀行的融合提供了制度基礎。這包括允許加密企業獲得國家信托銀行牌照,以及授權銀行直接托管加密資產等。這些政策不僅促進了加密原生企業的發展,也鼓勵了傳統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加密領域。
多家全球知名銀行已經開始或計劃提供加密貨幣相關服務。一些銀行已經爲主要加密交易所提供銀行服務,另有銀行宣布將推出數字貨幣托管業務。瑞士在這方面表現尤爲積極,早在2019年就開放了加密企業申請銀行牌照的通道,並允許傳統銀行開展加密資產托管業務。
在亞洲,新加坡星展銀行推出了集數字資產發行、交易及托管於一體的平台,支持多種加密貨幣與法定貨幣之間的交易,展現了傳統銀行擁抱數字資產的決心。
隨着機構投資者的湧入,比特幣正逐漸成爲上市公司資產配置的新選擇。目前,已有19家北美和歐洲上市公司直接持有比特幣,加上Grayscale等大型加密貨幣基金的持倉,機構投資者共持有近95萬枚比特幣,佔總供應量的4.747%。
加密貨幣投資工具也在不斷豐富。除了現有的信托基金外,比特幣ETF的推出也指日可待。加拿大已批準兩只比特幣ETF上市交易,美國市場對此類產品的期待也在不斷增長。這些新型投資工具的出現,將爲機構投資者參與加密市場提供更多便利和選擇。
隨着監管環境的逐步明朗和投資渠道的不斷拓寬,預計將有更多上市公司和機構投資者考慮將比特幣納入其投資組合。這一趨勢不僅反映了市場對加密資產的信心,也預示着數字經濟時代金融體系的深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