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螞蟻鏈"畢業生"創業Artela 布局Web3公鏈賽道
螞蟻"畢業生"的Web3創業路
科技界最受矚目的兩項技術革命,一是AI,二是Web3。AI預計將重塑生產力,Web3則被期待重塑生產關係。
2023年是生成式AI元年,也是Web3深熊之年。Web3融資總額僅爲36億美元,同比下降78%。而AI上半年融資達250億美元。加密最大創投Paradigm開始將關注領域擴大到AI。
曾認爲"Web3 is the new sexy"的人們,如今覺得"Web3不再性感",轉而關注AI。
但Web3深熊中,依然有人談論合規、ZKP、比特幣ETF。也有人選擇此刻入場。
"AI和Web3發展軌跡很像。"李傑力(Jerry Li)認爲,"新的大型技術革命,需要經過一輪又一輪的週期,才能真正帶來跳躍式的發展。"
Jerry Li曾是螞蟻鏈總架構師、蘋果中國研發總監、山西高考狀元,如今又多了一個身分——Web3新人。
Jerry從清華畢業後在硅谷工作10餘年,2015年回上海搭建蘋果亞太研發中心。2017年加入"螞蟻區塊鏈",職級P10。
"行業還太早期了,和AI比起來,還不到它上一輪的發展。"Jerry認爲Web3的蛋糕還太小。
Web3概念首次提出於2014年,其前身"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概念也不過是2008年通過比特幣白皮書首次提出,至今僅15年。
2022年底,Jerry離開螞蟻鏈,正式All in Web3,創業公鏈項目Artela。他表示短期內不會考慮做別的事情。談及原因,Jerry用了螞蟻的名言:"因爲相信,所以看見。"
Artela選擇的公鏈賽道屬於Web3基礎設施,被稱爲Web3的"高速公路"。
公鏈賽道中,前有以太坊等早期項目,後有多個全明星陣容項目。如今選擇一條較擁擠的賽道,Jerry對"先發優勢"有自己的看法。
"公鏈市場雖然有很多競爭,但還很不完美,還都差很多。"Jerry最近在全球範圍內跑會,這是他適應新身分的第一步。"和衆多項目交流後,我們信心是增強的。"
Artela與其他鏈最大的不同在於功能上的可擴展性(Extensibility),並且兼容EVM,開發者可以一鍵轉移應用。這是爲了未來的大規模應用(Mass Adoption)作準備。
Mass Adoption是Web3人常掛在嘴邊的詞。核心問題是,如何讓普通人都能用上Web3?
螞蟻"黑幫"在互聯網時期就是Mass Adoption的塑造者。他們希望在Web3中再搭建一個"支付寶"。
Artela的CTO邱鴻霖(CP)曾做過螞蟻旗下數字藏品平台鯨探的底層架構支持。他表示,鯨探早已實現日活上億的成就。"當時就已經做到了鏈上穩定跑億級別的交易,以太坊也才數百萬,從某種程度來看,螞蟻鏈已經真正達到了Mass Adoption。"
CP是螞蟻鏈團隊早期成員,2015年就加入了最初形態的螞蟻鏈。他一個人手握數百件區塊鏈專利。
對於Extensibility,CP舉例:"遊戲除了前臺玩家輸入,還有後臺,比如地圖刷新、時間和天氣,或者大boss死掉,隔壁的小怪也會跟着被消滅,區塊鏈是沒有後臺任務的,因爲區塊鏈所有的執行都得通過用戶去交互。"
未來在Artela上運行全鏈遊戲,或許可以實現"沒了你,地球依然轉",即玩家設計規則,系統自動運行。
CP表示:"我們想要做到EVM的一百倍。其實現在測試數據表明,我們在計算層面已經能夠接近兩個數量級了。"
但他們並不想替代以太坊,以太坊鏈上的項目可以一鍵轉移到Artela上。CP總結Artela的特性:"簡單來說,把EVM比喻爲區塊鏈的CPU的話,我們就是在區塊鏈上加了個GPU。"更簡單來說,以後可以在區塊鏈上打大型遊戲了。
"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借唄、花唄,都是從0到1的創新,我們這羣人都經歷過從一個模糊概念,變成一個具體的商用產品的過程,知道背後的復雜程度。"CP認爲,同樣的路,在公鏈時代再走一遍,挑戰很多,但好在有經驗參考。
Artela的大部分團隊成員都來自螞蟻。"很默契的十幾個人的團隊,和二十幾個人的工作進展差不多。"成立數月,Artela便獲得了6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Artela的測試網已於9月上線。CP表示,Artela不打算搞公鏈那些常規的發空投、組合拳,而更想與生態應用探索創新。他們在接下來幾個月潛心開發,至12月左右正式公測。
螞蟻鏈在Web3部分領域早已做到了天花板。但他們的活躍又與Web3隱約隔離開來。
Web3去中心化底色帶來的應是"開源",而不是"專利"。比起國外技術主流方向公鏈,與更適合國內語境的無幣區塊鏈(聯盟鏈)也有些"氣場不合"。螞蟻鏈想在國內走通一條不一樣的Web3,開放聯盟鏈,產業Web3。
早在2017年,螞蟻就相信了區塊鏈的未來。彼時行業雖未成型,但螞蟻已將區塊鏈視作核心戰略。
擔任首席架構師的Jerry研究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白皮書,他愈發相信,區塊鏈是"用科技服務金融"的下一階段。
2017年,螞蟻鏈的"一哥"蔣國飛加入螞蟻金服,擔任副總裁兼金融科技事業線總裁,主管螞蟻區塊鏈。螞蟻鏈在集團內的戰略層級不斷上提。跨境匯款、供應鏈金融、電子票據、司法存證等基於產業端的應用全面落地開花。
2018年,支付寶香港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跨境匯款功能,超18萬名菲傭將工資打回家時,不再需要等待數日,並交付相對高昂的跨境手續費。螞蟻很早就達成了普惠金融的成功案例。
2020年,螞蟻區塊鏈宣布品牌升級爲螞蟻鏈,公司高層表示,該決定"不亞於決定成立支付寶"。
但3年過去,深耕產業Web3的螞蟻鏈,並沒有迎來真正"支付寶"級別的應用。
以跨境匯款爲例,螞蟻相關負責人表示,跨境匯款在技術上沒有任何壁壘,但每個國家的政策和監管對這個技術的支持度不同,因此此類項目更接近於定制化。"我們當時和渣打銀行做的合作,他們本來就是我們長期的合作夥伴。"
即使是春節期間日活上億的鯨探,也面臨着藏品滯銷、難以破圈的問題。此前鯨探推出的數字藏品多爲人文類藝術品,很難讓年輕人覺得新潮。"不過我爸爸很喜歡,這是我做過的產品裏,他唯一一直在用的。"CP說。
"雖然螞蟻在金融科技已經非常領先,但國內監管的框架主要還是聯盟鏈。這其實拿掉了區塊鏈裏的精髓,即以數字資產作爲其價值代表。我覺得在未來還是要走公鏈的道路,但公鏈目前在國內是沒有土壤的。"Jerry更看好公鏈的未來。
剝離了數字資產概念的聯盟鏈,確權激勵無從說起。"聯盟鏈只承擔了數據層面的東西,要真正對生產關係進行重構,我覺得現在還遠遠沒有到那個階段。"
"真正跑通一個商業化的場景,有鏈還不夠,現在還有很多環節的技術支撐都不到位,端到端跑通還是比較難的。現在的應用場景,其實只需要用一個數據庫加上權限設置就行,如果硬要上一個區塊鏈系統,似乎有點畫蛇添足了。"
CP有過多個聯盟鏈應用端場景搭建的經驗。他舉例,利用區塊鏈技術的食品溯源,本有望根治"毒奶粉"等食品違規現象。
但現實是,沒人爲更好的系統買單。"食品溯源,在食品生產、海外運輸、入關到平台上售賣,是一個產業鏈的事情。大家都需要接入區塊鏈來工作,但最終給到消費者手上的時候,一分錢沒漲。"
"產業鏈上的很多公司都是被動拉進來的,沒有共識。"共識是Web3的核心推動力,也是事半功倍的祕訣,但現在市場還遠不到那個程度。
在獲得"共識"之前,聯盟鏈似乎可預見地將長期處在尷尬地位中。圈外人不認識,圈內人不喜歡。
在螞蟻時,Jerry加入了公鏈有關的興趣小組,CP也在其中。如今,這興趣小組再次成爲了項目的最初孵化土壤。
CP在今年3月離職加入了Artela,這也是他的第一次創業。"其實每年都有Web3項目找我,我都會認真考慮蠻久的,因爲之前沒有創業過。不過這次Artela的機會,我沒有考慮很久。"CP的依據是,他相信,創業中團隊比什麼都重要。"特別是在Web3。"在圈內,他聽過許多關於反面教材。
這次與《WSJ.》見面時,再提起自己曾經"網紅工程師"的身分,CP笑稱:"已經過氣啦。"CP的無名指上已帶上一枚莫比烏斯環,與曾經的相親小故事告別,他的事業和生活,都走向了下一個階段。
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家委員會常委委員,深耕AI近20年的陳繼東博士(皮東)也成了"Web3新人"。皮東此前也有更廣爲人知的履歷——支付寶刷臉支付和蟻盾反欺詐的創始人,職級P10。
他更看好Web3與AI的結合。他在去年10月創立Web3安全項目Trusta Labs,這是一個對標了支付寶中"芝麻信用"的產品。
皮東在2017年調至螞蟻的區塊鏈團隊,負責安全方面的安全科技的商業化,也因此接觸到了區塊鏈。來到Web3之前,他們的團隊一直獨立於螞蟻運營,團隊更接近創業形態,因此皮東在技術、業務、出海都有豐富的經驗。
但如今,風吹向AI時,皮東選擇當一個逆行者。
滿懷期待,皮東去找了CP"進修"Web3。又研究了小半年後,皮東決定將自己在AI的積累帶入Web3。在成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Trusta Labs便獲得了Gitcoin Open Data Hackathon冠軍。
合規風起,而這一次,螞蟻鏈的架構也在產業Web3基礎上擴容了合規Web3,換成了兩條腿齊步走。
接近螞蟻集團的人士透露,螞蟻集團內部請了人去做一系列的Web3講座,"他們不想錯過這次機會。"
4月,螞蟻鏈開源了跨鏈協議,宣布兼容以太坊等生態協議,並與國內唯一合規公鏈Conflux達成合作,這意味着螞蟻鏈的開放聯盟鏈,將進一步支持Web3生態。
產業Web3依然在做,不會停。把幫企業做APP比作"建樓"的話,在把樓建起來後,下一步是"修路",即實現數據流轉,以非代幣的方式實現激勵。
"我們不認爲Web3是發個幣,再去探索商業模式。"螞蟻相關負責人解釋。
"多方激勵是產業Web3的精神,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