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太坊:從一家獨大到羣雄並起自2024年比特幣突破歷史新高後,以太坊卻與前高漸行漸遠,市場對其質疑聲日益增長。2025年初,以太坊價格一路下跌,市場情緒從質疑轉爲絕望。不少早期投資者開始拋售以太坊,曾經的支持者也動搖了。本文將從五個方面回顧以太坊的興衰歷程,展望其可能的未來。## 一、以太坊的輝煌時期(2017-2022)2017年,ICO狂潮推動以太坊從10美元漲至1430美元的歷史新高。當時超過2500個代幣項目在以太坊上進行ICO,以太坊成爲發幣和參與融資的主要平台。2018-2019年,雖然出現了衆多新公鏈,但以太坊仍然主導着智能合約市場。Vitalik在全球加密領域的影響力僅次於中本聰,以太坊生態聚集了大量開發者和創新者。2020年DeFi之夏,以太坊生態迎來爆發。Compound、Uniswap、Yearn.Finance等項目在以太坊上集中湧現,開創了去中心化金融的新紀元。這讓市場對以太坊的期望值攀升至頂峯。2021-2022年,GameFi、SocialFi、NFT等熱潮在以太坊上此起彼伏。2021年11月,以太坊達到4878美元的歷史最高點。然而,隨着鏈上活動日益繁榮,以太坊網路變得越來越擁堵和昂貴。性能擴展問題成爲制約發展的最大障礙。## 二、以太坊的擴展與轉型之路(POS-Layer2)以太坊的擴展方案主要有兩個方向:轉向POS機制和發展Layer2。轉向POS是Vitalik最初就設想的路線,旨在提升網路性能和可擴展性。Layer2則是通過狀態通道、子鏈等方案來探索擴容,後來演變爲Rollup方案。2022年9月,以太坊正式轉向POS機制。這引發了礦工的不滿,但開發者和Layer2成爲以太坊未來的主要依靠。然而,Layer2的發展並未如預期般提升以太坊生態。相反,衆多Layer2項目開始與以太坊主網爭奪資源和開發者。一些原生應用甚至開始自建Layer2,用自己的代幣替代ETH作爲燃料。Layer2的擴展路線被證僞,而放棄POW也讓ETH失去了最基本的價格支撐機制。如今以太坊的價格仍徘徊在轉向POS時的1500美元左右。## 三、以太坊的創新者窘境在2022年之前,以太坊一直是加密領域創新的引領者。其他公鏈多是跟隨模仿以太坊的創新。然而,作爲行業領導者,以太坊陷入了經典的"創新者窘境"。爲了優化現有技術和滿足用戶需求,以太坊將精力集中在擴展性能上,而忽視了新興的顛覆性趨勢。與此同時,BSC、Tron、Solana等競爭對手抓住機會,提供更快速便宜的鏈上體驗。Solana更是憑藉Meme熱潮,成功打造了一系列財富神話。以太坊雖然在底層技術上保持領先,但在應用創新上開始落後。由於公鏈技術的開源特性,競爭對手可以快速模仿以太坊的創新,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這不是以太坊的錯,而是創新者必然面臨的窘境。然而,這也凸顯了加密行業整體發展不成熟的問題。## 四、以太坊疲軟反映行業發育不良以太坊的衰退不僅僅是自身問題,也反映了整個加密行業的發育不良。除了資產發行和炒作,加密行業似乎仍未找到真正的應用價值和健康的發展範式。這導致本輪牛市中,除比特幣外只有Meme coins展現出顯著的財富效應。許多VC支持的項目無人問津,因爲市場意識到這些項目多是空談概念,缺乏實質價值。在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應用之前,行業很可能繼續重復當前的模式。因此,與其感慨以太坊的衰落,更值得思考的是加密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五、以太坊未來難再一家獨大以太坊在技術和模式層面已失去競爭壁壘,其他公鏈基本都能復制以太坊的功能。以太坊目前的優勢主要在於沉澱的資金和成熟的DeFi生態。許多人認爲RWA(真實世界資產上鏈)可能是以太坊的機會,但這條路仍然漫長。以太坊已失去了一家獨大的地位。其他公鏈各自形成了壁壘,而以太坊的擴容之路並未顯著改善性能。對於高性能需求的應用,開發者可能更傾向於選擇Solana、TON、BSC等新公鏈。如果以太坊無法保持創新優勢、改善性能,並且開發者逐漸流失,那麼其地位可能會進一步下滑。作爲曾經的以太坊支持者,我仍然期待以太坊能夠繼續創新,推出更具價值的應用和發展模式。畢竟,不斷創新才是以太坊保持競爭力的唯一途徑。
以太坊的挑戰與未來:從一家獨大到羣雄並起
以太坊:從一家獨大到羣雄並起
自2024年比特幣突破歷史新高後,以太坊卻與前高漸行漸遠,市場對其質疑聲日益增長。2025年初,以太坊價格一路下跌,市場情緒從質疑轉爲絕望。不少早期投資者開始拋售以太坊,曾經的支持者也動搖了。
本文將從五個方面回顧以太坊的興衰歷程,展望其可能的未來。
一、以太坊的輝煌時期(2017-2022)
2017年,ICO狂潮推動以太坊從10美元漲至1430美元的歷史新高。當時超過2500個代幣項目在以太坊上進行ICO,以太坊成爲發幣和參與融資的主要平台。
2018-2019年,雖然出現了衆多新公鏈,但以太坊仍然主導着智能合約市場。Vitalik在全球加密領域的影響力僅次於中本聰,以太坊生態聚集了大量開發者和創新者。
2020年DeFi之夏,以太坊生態迎來爆發。Compound、Uniswap、Yearn.Finance等項目在以太坊上集中湧現,開創了去中心化金融的新紀元。這讓市場對以太坊的期望值攀升至頂峯。
2021-2022年,GameFi、SocialFi、NFT等熱潮在以太坊上此起彼伏。2021年11月,以太坊達到4878美元的歷史最高點。
然而,隨着鏈上活動日益繁榮,以太坊網路變得越來越擁堵和昂貴。性能擴展問題成爲制約發展的最大障礙。
二、以太坊的擴展與轉型之路(POS-Layer2)
以太坊的擴展方案主要有兩個方向:轉向POS機制和發展Layer2。
轉向POS是Vitalik最初就設想的路線,旨在提升網路性能和可擴展性。Layer2則是通過狀態通道、子鏈等方案來探索擴容,後來演變爲Rollup方案。
2022年9月,以太坊正式轉向POS機制。這引發了礦工的不滿,但開發者和Layer2成爲以太坊未來的主要依靠。
然而,Layer2的發展並未如預期般提升以太坊生態。相反,衆多Layer2項目開始與以太坊主網爭奪資源和開發者。一些原生應用甚至開始自建Layer2,用自己的代幣替代ETH作爲燃料。
Layer2的擴展路線被證僞,而放棄POW也讓ETH失去了最基本的價格支撐機制。如今以太坊的價格仍徘徊在轉向POS時的1500美元左右。
三、以太坊的創新者窘境
在2022年之前,以太坊一直是加密領域創新的引領者。其他公鏈多是跟隨模仿以太坊的創新。
然而,作爲行業領導者,以太坊陷入了經典的"創新者窘境"。爲了優化現有技術和滿足用戶需求,以太坊將精力集中在擴展性能上,而忽視了新興的顛覆性趨勢。
與此同時,BSC、Tron、Solana等競爭對手抓住機會,提供更快速便宜的鏈上體驗。Solana更是憑藉Meme熱潮,成功打造了一系列財富神話。
以太坊雖然在底層技術上保持領先,但在應用創新上開始落後。由於公鏈技術的開源特性,競爭對手可以快速模仿以太坊的創新,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
這不是以太坊的錯,而是創新者必然面臨的窘境。然而,這也凸顯了加密行業整體發展不成熟的問題。
四、以太坊疲軟反映行業發育不良
以太坊的衰退不僅僅是自身問題,也反映了整個加密行業的發育不良。
除了資產發行和炒作,加密行業似乎仍未找到真正的應用價值和健康的發展範式。這導致本輪牛市中,除比特幣外只有Meme coins展現出顯著的財富效應。
許多VC支持的項目無人問津,因爲市場意識到這些項目多是空談概念,缺乏實質價值。在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應用之前,行業很可能繼續重復當前的模式。
因此,與其感慨以太坊的衰落,更值得思考的是加密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五、以太坊未來難再一家獨大
以太坊在技術和模式層面已失去競爭壁壘,其他公鏈基本都能復制以太坊的功能。
以太坊目前的優勢主要在於沉澱的資金和成熟的DeFi生態。許多人認爲RWA(真實世界資產上鏈)可能是以太坊的機會,但這條路仍然漫長。
以太坊已失去了一家獨大的地位。其他公鏈各自形成了壁壘,而以太坊的擴容之路並未顯著改善性能。對於高性能需求的應用,開發者可能更傾向於選擇Solana、TON、BSC等新公鏈。
如果以太坊無法保持創新優勢、改善性能,並且開發者逐漸流失,那麼其地位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作爲曾經的以太坊支持者,我仍然期待以太坊能夠繼續創新,推出更具價值的應用和發展模式。畢竟,不斷創新才是以太坊保持競爭力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