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因對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深感不滿,正式宣布要組建一個新政黨"美國黨"。 政治分歧所引發的新政黨構思 6月30日,埃隆·馬斯克在其社交媒體平台X上連續發表多篇措辭嚴厲的聲明,對"大而美"法案展開猛烈抨擊。這位科技巨頭將這項立法直斥爲"極其瘋狂且極具破壞性"的政策,警告稱其實施將嚴重惡化美國財政狀況。
在系列推文中,馬斯克不僅嚴厲批評支持該法案的國會議員"應當感到羞愧",更是放出狠話稱,若法案最終獲得通過,他將在24小時內立即啓動組建新政黨的程序。這一強硬表態立即引發美國政商兩界廣泛關注。
爲了驗證民意並推動這一計劃,馬斯克在法案於7月4日簽署生效前,發起了一項網路投票詢問是否成立美國黨”,吸引了約124.9萬網民參與,其中65.4%的人表示支持。隨後,他在7月5日正式宣布美國黨”成立,聲稱此舉將還給你們自由”,並指責美國因浪費和貪污”而瀕臨破產。 中期選舉或爲新政黨“立威” 目前,“美國黨”已將目光投向了2026年11月的中期選舉。馬斯克在 7 月 6 日的社交平台的 X 帖文中不僅詢問了首次代表大會的時間和地點,暗示這將是非常有趣”的一步,還透露自己最近幾天已與朋友們討論了成立新政黨的具體計劃。
該黨初期設定的目標相當具體,即在國會贏得2至3個參議院席位以及8至10個衆議院選區,希望通過掌握這些關鍵席位,在國會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這一系列動作背後,是馬斯克與特朗普政治聯盟的徹底破裂。盡管他在2024年的美國大選中曾力挺特朗普及共和黨,但近期因政策立場上的顯著分歧,兩人關係急轉直下。 而“美國黨”的橫空出世,標志着馬斯克正式與特朗普分道揚鑣,並試圖通過組建新政黨來挑戰和改變美國根深蒂固的兩黨格局。 央視評“美國黨”面臨的困難 據財聯社援引央視新聞7月6日的報道,馬斯克想要創建一個能挑戰美國兩黨制的第三黨並不容易,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來解決法律和經濟層面的困難。
正如報道中的資深選舉律師所指出的,美國各州對新政黨的參選資格認定標準不一。以加州爲例,新政黨要想出現在選票上,要麼吸納並維持該州至少0.33%的選民成爲成員,要麼收集110萬名選民的籤名。而在國家層面獲得聯邦選舉委員會的認可,幾乎肯定會遭到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強烈反對。 此外,競選資金的籌備同樣是個巨大的挑戰。美國前聯邦選舉委員會主席李·古德曼就表示,即便像馬斯克這樣富有的人,也可能需要數千名捐款人共同來資助他的政黨。 整體來說,正如分析所言,美國並非只有“共和”和“民主”兩大政黨,還有包括綠黨、自由黨等政黨,但它們長期以來都根本無法撼動民主黨和共和黨兩大黨的穩固地位。而馬斯克計劃組建的新政黨“美國黨”,無疑將面臨更多的嚴峻考驗。 結語: 馬斯克的"美國黨"是對美國政治體制的一次大膽挑戰,但現實很骨感。美國兩黨制就像一堵高牆,第三政黨想要破牆而入難如登天。即便強如馬斯克,也要面對參選資格、資金募集、媒體資源等多重關卡。 這不是錢多就能解決的問題。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早已被兩黨牢牢把控,從選舉制度到媒體報道,處處設卡。綠黨、自由黨幾十年來碰得頭破血流就是明證。 但馬斯克此舉仍有價值。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美國民主的局限性:即號稱開放競爭,實則壁壘森嚴。而這場政治實驗的意義不在於能贏得多少席位,而在於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撼動美國政治中那些被視爲理所當然的規則與邊界。 在這個政治極化日益嚴重的時代,任何打破固有格局的嘗試都值得關注。馬斯克或許成不了造牆者,但他至少可以做個鑿壁人。 #马斯克 #政治分歧
9k 熱度
8k 熱度
10k 熱度
49k 熱度
5k 熱度
33k 熱度
21k 熱度
34k 熱度
150k 熱度
馬斯克能打破兩黨壟斷嗎?新成立的"美國黨"面臨多重現實挑戰
近期,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因對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深感不滿,正式宣布要組建一個新政黨"美國黨"。 政治分歧所引發的新政黨構思 6月30日,埃隆·馬斯克在其社交媒體平台X上連續發表多篇措辭嚴厲的聲明,對"大而美"法案展開猛烈抨擊。這位科技巨頭將這項立法直斥爲"極其瘋狂且極具破壞性"的政策,警告稱其實施將嚴重惡化美國財政狀況。
在系列推文中,馬斯克不僅嚴厲批評支持該法案的國會議員"應當感到羞愧",更是放出狠話稱,若法案最終獲得通過,他將在24小時內立即啓動組建新政黨的程序。這一強硬表態立即引發美國政商兩界廣泛關注。
爲了驗證民意並推動這一計劃,馬斯克在法案於7月4日簽署生效前,發起了一項網路投票詢問是否成立美國黨”,吸引了約124.9萬網民參與,其中65.4%的人表示支持。隨後,他在7月5日正式宣布美國黨”成立,聲稱此舉將還給你們自由”,並指責美國因浪費和貪污”而瀕臨破產。 中期選舉或爲新政黨“立威” 目前,“美國黨”已將目光投向了2026年11月的中期選舉。馬斯克在 7 月 6 日的社交平台的 X 帖文中不僅詢問了首次代表大會的時間和地點,暗示這將是非常有趣”的一步,還透露自己最近幾天已與朋友們討論了成立新政黨的具體計劃。
該黨初期設定的目標相當具體,即在國會贏得2至3個參議院席位以及8至10個衆議院選區,希望通過掌握這些關鍵席位,在國會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這一系列動作背後,是馬斯克與特朗普政治聯盟的徹底破裂。盡管他在2024年的美國大選中曾力挺特朗普及共和黨,但近期因政策立場上的顯著分歧,兩人關係急轉直下。 而“美國黨”的橫空出世,標志着馬斯克正式與特朗普分道揚鑣,並試圖通過組建新政黨來挑戰和改變美國根深蒂固的兩黨格局。 央視評“美國黨”面臨的困難 據財聯社援引央視新聞7月6日的報道,馬斯克想要創建一個能挑戰美國兩黨制的第三黨並不容易,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來解決法律和經濟層面的困難。
正如報道中的資深選舉律師所指出的,美國各州對新政黨的參選資格認定標準不一。以加州爲例,新政黨要想出現在選票上,要麼吸納並維持該州至少0.33%的選民成爲成員,要麼收集110萬名選民的籤名。而在國家層面獲得聯邦選舉委員會的認可,幾乎肯定會遭到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強烈反對。 此外,競選資金的籌備同樣是個巨大的挑戰。美國前聯邦選舉委員會主席李·古德曼就表示,即便像馬斯克這樣富有的人,也可能需要數千名捐款人共同來資助他的政黨。 整體來說,正如分析所言,美國並非只有“共和”和“民主”兩大政黨,還有包括綠黨、自由黨等政黨,但它們長期以來都根本無法撼動民主黨和共和黨兩大黨的穩固地位。而馬斯克計劃組建的新政黨“美國黨”,無疑將面臨更多的嚴峻考驗。 結語: 馬斯克的"美國黨"是對美國政治體制的一次大膽挑戰,但現實很骨感。美國兩黨制就像一堵高牆,第三政黨想要破牆而入難如登天。即便強如馬斯克,也要面對參選資格、資金募集、媒體資源等多重關卡。 這不是錢多就能解決的問題。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早已被兩黨牢牢把控,從選舉制度到媒體報道,處處設卡。綠黨、自由黨幾十年來碰得頭破血流就是明證。 但馬斯克此舉仍有價值。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美國民主的局限性:即號稱開放競爭,實則壁壘森嚴。而這場政治實驗的意義不在於能贏得多少席位,而在於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撼動美國政治中那些被視爲理所當然的規則與邊界。 在這個政治極化日益嚴重的時代,任何打破固有格局的嘗試都值得關注。馬斯克或許成不了造牆者,但他至少可以做個鑿壁人。 #马斯克 #政治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