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開啓加密新紀元 十二載積澱迎Web3未來

十二載歷程,開啓加密新紀元

回首十二年前,懷着對加密世界的熱忱,我們邁出了第一步。如今,我們已走過第十二個年頭,並完成了品牌升級,正式啓用全新中文名"大門"。

這段旅程離不開用戶和合作夥伴的鼎力支持與信任。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堅定的信念,迎接Web3世界的下一個紀元。

十二年前,我們開啓了通往自由金融的大門,爲加密行業的創新者、探索者和建設者提供了一片天地。2013年,加密行業尚處蠻荒,我們憑藉對區塊鏈技術的信念和對去中心化未來的憧憬,打造了一個安全、透明、公平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如今,我們已成爲全球領先的加密生態平台之一。

這段歷程見證了行業的起起落落,經歷了無數考驗。我們在牛市中快速發展,也在熊市中堅守初心;不斷拓展業務版圖,從中心化交易到去中心化生態、從基礎設施建設到風險投資,每一步都走得堅實而穩健。我們不僅是一家交易所,更是全球加密用戶信賴的"安全港"和一個蓬勃發展的區塊鏈生態系統。

創新驅動,敢爲人先

十二年前,在一間小工作室裏,我悄然上線了平台的前身。

從小我就喜歡鑽研技術,動手能力很強。父親的開明教育讓我勇於探索新知。童年時代,我幾乎把家裏的電器都拆解過;初中畢業時,我擁有了人生的第一臺電腦,開始自學編程;大學期間,我已經精通多門計算機語言,並開始了創新之旅,自主開發了多個網站和軟件,獲得了不錯的流量和用戶。

第一次讀到比特幣白皮書時,我深受震撼,立即對這個嶄新的區塊鏈世界產生了濃厚興趣。我的第一筆比特幣交易是在論壇上完成的,雖然遭遇了欺騙,但這次經歷讓我意識到提供一個公平、透明的交易平台的重要性。

憑藉對區塊鏈的熱情,我在博士後期間創立了平台,初心很簡單——將公平、安全、可信賴的區塊鏈世界帶到大衆面前。技術對我來說不是難題,上線初期我獨自支撐整個平台的運營。從開發到運營、市場營銷,甚至客服,都由我一人負責。那時我幾乎每天都泡在社區裏,不斷吸收行業的創新理念和用戶需求。我始終保持積極、快速跟進行業創新和熱點的習慣,這也是我對"區塊鏈速度"的最初理解。

2013年,我們第一時間上線了某知名加密貨幣,承接了巨大流量,全球90%的交易量和一半的流通代幣都在我們平台上。當時許多平台對這些"新奇"幣種敬而遠之,而我堅持創新、堅持上新。

創新精神始終貫穿我們十二年的發展歷程。從最早的一站式錢包、直播、廣場、聊天室,到後來的量化機器人、創新區等,我們始終走在行業前沿。2014年,我就申請了指紋硬體錢包專利並投產,如今我們已擁有數百項創新產品和技術。我一直鼓勵團隊保持創新精神,在產品研發及創新發展上投入從不吝嗇。

對我而言,創新不是標榜的概念,而是根深蒂固的習慣,如呼吸般自然。它不僅塑造了我,也成就了我們的平台。創新精神,始終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源泉。

安全爲本,穩健前行

這個行業充滿創新與機遇,但也伴隨着不容忽視的風險。近期行業安全事件頻發,無論是中心化平台資產失竊還是DeFi協議漏洞,安全問題再次成爲整個加密行業關注的焦點。我常對團隊說,我們身處一個充滿機遇、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也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機遇和風險總是形影不離。守護用戶資產安全、保障交易體驗穩健可靠,是我們始終不變的核心使命。這不僅是一項責任,更是我們堅守多年的原則與底線。

2020年我們提出了默克爾樹做儲備金證明的方法並進行開源,倡導行業平台都使用這一方法公布儲備金證明讓用戶安全放心,直到2022年底某知名交易所暴雷之後才被行業重視並迅速普及使用至今。

我們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用戶爲本"的理念,持續投入資源構建多層次安全體系,涵蓋冷錢包管理、多重籤名、實時風控預警與全球安全團隊全天候監控機制。我們相信,真正長期的價值建立,始於每一次對安全的執着堅守與穩健運營。

跨越發展,穩步成長

回顧過去十二年,我們經歷了區塊鏈的"大蠻荒時代",也見證了 DeFi Summer 的繁榮。在這個時期,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我們也躋身全球前三,成爲引領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一員。

我們經歷了"初創期"的流量紅利、"創新期"的技術驅動,再到如今"穩健期"的市場拓展與戰略布局,跨越了三個重要週期,逐步成長爲全球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在這段發展歷程中,我們始終堅持穩健運營,取得了顯著成就:生態用戶達到數千萬,持續擴大全球用戶基礎。平台上線的幣種數量已超過3800種,爲全球用戶提供多樣化的交易選擇,是全球支持幣種最多的中心化交易所。2025年,我們的綜合實力已經穩居全球第一梯隊。我們按時公布總儲備金數據,如今儲備金總量已突破103.28億美元,位列全球前四,體現了強大的財務穩健性。平台幣也在今年創下歷史新高$25.96,較年初漲幅近70%,市值排名躍進全球前40,進一步鞏固了我們的市場地位。我們的熱門Launchpool、HODLer Airdrop持續爲客戶帶來源源不斷的福利,其中Launchpool空投總價值累計總額突破2036萬美元,平台上線項目超過140個。

生態全面升級,打造多元一站式加密體驗

過去一年,我們的生態持續拓展與升級,全面覆蓋 Web3 各大板塊,加速構建多元一體的平台。我們的Web3已支持近200條主流公鏈;在某知名公鏈生態方面,我們率先攜手百餘個項目推出Mini App與Wallet Mini App,月活躍用戶超百萬,持續領跑同賽道;我們推出了創新的 MemeBox 2.0,將鏈上熱門 Meme 代幣一鍵接入交易所帳戶,融合中心化交易所的高效便捷與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資產多樣性,帶來便捷、安全的 Web3 交易體驗。同時,我們持續優化全球支付網絡,不斷拓展出入金通道。我們的支付卡已支持多種法幣,用戶數量激增 327%,充值金額增長近 22 倍。我們正在構建一個更開放、高效、便捷的加密世界,讓每一位用戶都能輕鬆開啓屬於自己的鏈上旅程。

與此同時,我們的投資部門持續加大在全球範圍內的戰略投資,聚焦優質Web3項目等前沿賽道,已布局多項具備長期潛力的優質項目。目前,我們的投資部門管理資產規模已超3億美元,支持項目數量超過100個,不僅爲初創企業提供資本支持,更以生態賦能、資源協同等方式,助力項目成長與行業發展,推動Web3創新生態的繁榮共建。

推進全球化布局,落實前瞻性戰略

我們始終秉持全球視野,以戰略高度和全局思維推動長遠布局。我們不僅是國際米蘭的贊助商,更在今年2月成爲F1紅牛車隊官方贊助商,這些跨界合作大膽且有趣。通過與全球頂級品牌的戰略合作,不斷提升我們的國際影響力。我們在合規上的布局和投入,位列全球前列,在美洲、中東、歐洲、亞洲等主要地區均實現合規布局並取得積極進展。此外,我們今年還通過旗下主體完成日本持牌交易所的收購。

多年來我們推動合規站點建設,確保平台在全球範圍內符合各地監管要求,爲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環境。唯有合規,才能讓我們的每一步都更堅實、更長遠。近年來我們不斷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加入,以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優化和市場拓展,讓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加密行業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這些前瞻性的戰略決策爲我們的全球擴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並爲未來的持續創新和行業領導地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新的起點,開啓加密新時代

十二年是一個裏程碑,也是新的起點。我們期待爲全球用戶打開新時代的"大門",迎接一個更加開放、更加智能的加密未來。我們正在全面升級品牌,重新定義未來方向——不只是交易,而是一個連結現實世界和區塊鏈世界的"超級入口"。

未來,我們將:

  • 持續深化Web3.0布局,加速去中心化技術的應用落地,完善底層基礎設施,構建更加開放、自由的數字生態;

  • 拓展全球市場,加強合規布局。持續加強與全球各地監管機構的溝通與合作,賦能行業合規化進程,爲用戶提供安全、可信的交易環境;

  • 堅持技術驅動與生態建設並重,圍繞交易、支付、資產管理等核心場景持續創新,讓加密融入現實生活每一個細節;

  • 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團隊文化,吸引和培育更多具備遠見和行動力的人才,以高效協同的組織力賦能長期發展;

  • 加強行業內合作共建,與優質項目方、開發者社區、監管機構和技術聯盟攜手,推動生態互通與行業標準化建設,促進區塊鏈技術在全球的理解與普及;

  • 推進跨界合作與全球對話,持續提升品牌全球影響力。與全球頂尖的品牌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平台活動,讓區塊鏈技術走進更廣闊的主流人羣視野。

十二年風雨同心,在這裏,我想再一次向所有用戶、合作夥伴以及團隊成員們一路的相伴和支持表達最誠摯的感謝。十二年前,我們叩響了通往加密世界的大門;十二年後,我們站在門前,望見了一個更加遼闊的未來。下一個十二年,我們不止是"開門",更要一起走進真正的加密新時代。大門已開,未來已來,我們期待與你們一起,持續建設、共同書寫這場偉大的旅程!

Gate.io創始人 12 周年公開信——大門十二載,開啓加密未來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Rekt_Recordervip
· 6小時前
又一个老项目明着割
回復0
永远在逃顶vip
· 6小時前
终于活到交易所改名了
回復0
Gas_Wastervip
· 6小時前
十二年老韭菜报道~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