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兆美元穩定幣市場爭奪戰:人民幣挑戰美元霸權?

隨著美國推動最近通過的《GENIUS 法案》,中國科技巨頭正尋求平衡與美元掛鉤的數位貨幣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這場競爭的核心,是未來可能達到 2 兆美元規模的穩定幣市場。

一、中國推動穩定幣的背景與動機

根據路透社報導,京東和螞蟻集團已敦促中國人民銀行批准開發基於人民幣的穩定幣,特別是透過香港。這些擬議的穩定幣將與離岸人民幣掛鉤,旨在擴大人民幣的全球影響力,同時挑戰美元不斷擴大的數位影響力。

中國銀行前副總裁王永利對此表示:「如果跨境人民幣支付不如美元穩定幣高效,那將是一種戰略風險。」加密貨幣交易所營運商董事長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補充說:「中國再也無法避免採取行動。」

如果中國的遊說活動成功,這將可能標誌著北京自 2021 年加密貨幣禁令以來的一次政策轉變,並可能暗示透過數位金融提升人民幣國際影響力的更廣泛策略。

二、美元穩定幣的主導地位與市場規模

儘管中國雄心勃勃,想要挑戰美國支持的穩定幣的主導地位,但追趕並非易事。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Tether 的 USDT 和 Circle 的 USDC 目前佔據市場主導地位,而市場上超過 99% 的穩定幣都與美元掛鉤。

儘管目前穩定幣市場規模僅 2,470 億美元,但渣打銀行認為,到 2028 年,穩定幣市場規模可能飆升至 2 兆美元。這預示著穩定幣市場未來可能出現顯著增長。

三、人民幣在全球支付體系的現狀

中國將人民幣提升為全球儲備貨幣的願望仍然面臨障礙,特別是由於該國的資本管制。

儘管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人民幣在全球支付體系的影響力相對較弱。根據 SWIFT 數據,人民幣匯率在 5 月跌至 2.89%,為近兩年來的最低水準。相反,美元仍保持著 48.46% 的主導地位。

四、中國科技巨頭的行動

隨著美元支持的穩定幣在中國出口商中越來越受歡迎,其中許多出口商現在更傾向於使用 USDT 進行跨境結算,螞蟻集團和京東等科技巨頭正在加快發行自己的穩定幣,以期奪回貨幣地位。

京東計劃在年底前推出與港幣掛鉤的穩定幣,而螞蟻集團則正在積極爭取香港、新加坡和盧森堡的牌照,以擴大其基於區塊鏈的支付基礎設施。這些舉措與對抗數位美元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的更廣泛舉措相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更新與圍繞中美貿易談判重啟的樂觀情緒有所重疊。近期,這曾推動比特幣價格短暫突破 11 萬美元,但由於缺乏實質進展,漲勢有所減弱——這可能反映了穩定幣地緣政治的動盪背景。

結語:

人民幣與美元在穩定幣市場的競爭,反映了全球數位金融格局的演變。中國科技巨頭推動人民幣穩定幣的發展,旨在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並應對美元穩定幣的主導地位。然而,人民幣在國際支付體系中的現狀以及資本管制等因素,都將是這場競爭中的重要考量。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