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開啓啦,現貨、合約、Alpha齊上線!
📝 在Gate廣場發帖,曬出你的交易體驗或精彩截圖,瓜分$1,000大獎池!
🎁 廣場優質創作者5名,每人獨享$100合約體驗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瀏覽量前十再得$50獎勵!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創發帖(不少於20字,僅用活動標籤)
3️⃣ 若分享到推特,請將連結提交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單可多次提交,發布更多帖文可提升獲獎機會!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條體驗,都有機會贏取大獎!快在Gate廣場show出你的操作吧!
Conflux創始人龍凡:堅持合規發展 打造亞洲高性能公鏈
科學家身分是我的底色:對話 Conflux 創始人龍凡
5月15日,Conflux 在香港舉辦了一場數字金融與生態發展大會。Conflux Network 創始人龍凡教授時隔多年再次出現在公衆視野。作爲清華畢業、MIT 博士、現任多倫多大學教授的他,過去幾年很少接受媒體採訪,默默帶領團隊推進 Conflux 作爲中國唯一合規公鏈的技術探索與全球拓展。
面對 RWA 熱潮、Memecoin 狂飆、穩定幣加速發展,區塊鏈的節奏比以往更快。Conflux 如何在其中保持技術定力?作爲唯一合規的華人公鏈,Conflux 的合規身分背後是怎樣的長期思維?
在這次專訪中,龍凡教授首次系統分享了他的路徑選擇、對行業趨勢的獨立判斷,以及對年輕開發者的建議。
創業初心與 Conflux 的技術根基
龍凡教授表示,他最希望被記住的身分是計算機科學研究工作者。無論是 Conflux 創始人、MIT 學習經歷還是多倫多大學任教,都是這個身分的一部分或成長經歷。
對於 Conflux,龍凡教授用一句話概括:"堅持做一個立足於中國或者亞洲的高性能的公有鏈,立志成爲 Web 3.0 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這是團隊從 2018 年就確定並一直堅持的定位。
談到 Conflux 的技術優勢,龍凡教授強調:"我們的整體技術架構在不犧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了高性能的 TPS。網路能夠支持 3000-6000 的 TPS,而且確認時間也非常快。"他還提到,Conflux 主網上線以來始終保持零安全事故,體現了架構的穩定性與可信度。
合規不是"爭取來的",而是"長期信念+路徑選擇"
作爲當前少數在合規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的公鏈項目,Conflux 不僅在中國內地積極推進落地,也在香港乃至國際市場取得了良好發展。對此,龍凡教授表示:"我們一直堅持的就是這樣的路線,傳遞出來的信號就是在告訴大家合規這件事情是可能的,可以去這樣堅持。"
他解釋道,Conflux 成爲中國唯一合規的公鏈是有歷史成因的,不是"爭取來的",而是在之前的監管波動中,大部分團隊主動放棄了這條路。"正因爲我們堅持合規發展的路徑,所承擔的合規成本其實是非常高的。這也意味着在很多決策上,我們必須更加克制。"
龍凡教授坦言,團隊始終相信從長期來看合規是有很大價值的。"我們願意去嘗試溝通、探索什麼是可以做的。實際上,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監管並不是完全無法交流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出發點,監管機構也有他們的立場和考量。但只要彼此願意溝通,雙方的邏輯和理由就有可能逐步講清楚,最終找到一個彼此理解、能夠繼續推進的解決方案。"
RWA 是進化,Memecoin 是人性:區塊鏈世界的兩極生存法則
對於近期備受關注的 RWA 板塊以及此前 Memecoin 引發的市場熱潮,龍凡教授認爲 RWA 不是泡沫,穩定幣也不是泡沫。"它們本質上代表了整個行業在突破監管障礙、突破現有框架限制的過程中,不斷尋找新的敘事方式,以優化自身的發展路徑。這件事本身是有意義的,是人類在更好地利用區塊鏈技術過程中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而對於 Memecoin,龍凡教授將其比作"加密時代的賭博"。"人類本身就有一種'想要賭一把'的原始需求,而 Memecoin 本質上就是這種需求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你承認人類天性中就有對風險、刺激和不確定性的向往,那麼它也只是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另外一張牌桌而已。"
Conflux 的未來規劃與對開發者的建議
談到 Conflux 的未來發展,龍凡教授表示團隊會繼續堅持"亞洲高性能公鏈"這一技術路線。"我們所推進的事情,往往節奏較慢,一方面因爲方向本身需要時間沉澱,另一方面也確實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去推動。但我們始終相信,這個方向的機會是存在的。"
對於有意進入區塊鏈行業的開發者,龍凡教授建議:"每個團隊最終還是要回到自身的稟賦和節奏,找到那條最適合自己的路。"他認爲開發者可以選擇快速迭代、追逐熱點的應用層方向,也可以選擇一個可以長期投入的方向進行專注耕耘。
最後,龍凡教授強調 Conflux 更傾向於支持那些真正願意落地、願意投入、並有明確長期規劃的團隊。"我們希望與他們建立穩固合作,一起推動生態的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