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被設計爲全球流動性。監管框架是如何應對這一點的。

當歐洲聯盟的加密資產市場(MiCA)監管法規在2020年首次提出並最終在2023年通過時,它迅速成爲迄今爲止對數字資產的最全面的監管嘗試。該框架不僅因其對在歐洲運營的加密貨幣公司的廣泛適用而受到密切關注,尤其是它對一個特定類別的處理:穩定幣。金融、監管和加密社區的觀察者在MiCA中看到了潛在數字歐元的早期輪廓,以及可能影響全球標準的先例。

現在,隨着2024年6月穩定幣的規則正式生效,它們的監管接受度不再是理論上的。在歐盟,符合MiCA標準的穩定幣正在大量流通。這些包括荷蘭發行的歐元穩定幣、美國的歐元代幣、去中心化版本如歐元Tether,以及爲了滿足MiCA要求而重新結構的美元穩定幣。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因爲全球流動性極爲重要——尤其是當它是可編程、透明且可跨境訪問時。

對穩定幣用於支付的採用正在迅速增長。最近的Fireblocks報告指出,58%的全球金融機構正在積極探索穩定幣的應用場景。同時,Visa和PayPal推出了各自的穩定幣支持的支付產品,而Circle的歐元計價EURC代幣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流通量增長了43%。

這不僅僅發生在西方。在尼日利亞、加納和肯尼亞等市場,企業正在使用USDC、EURC和其他合規代幣來結算跨境發票,進行遠程工資支付,並規避傳統銀行的高昂延誤。在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穩定幣正在幫助企業對沖通貨膨脹,並以更可預測的方式獲取硬通貨等值。

如果這種類型的錢已經在經濟體之間高效流動——以數字方式和合規方式——那麼自然的問題是:其他監管機構是如何回應的?

在MiCA實施後的六個月內,多個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機構採取了切實措施來定義他們對穩定幣的各自方案。2024年7月,新加坡最終確定了其穩定幣監管框架,其中包括資本和贖回保障,類似於MiCA的EMT結構。

美國的行動仍然較慢。2023年的《支付穩定幣清晰度法案》在國會仍然停滯不前,盡管紐約金融服務部通過爲美元支持的穩定幣發放單獨批準而走在前列。同時,香港在2025年初結束了其穩定幣諮詢,標志着亞洲在監管認可方面的轉變。

盡管這些發展,全球穩定幣政策仍然分散,許可制度不一致,稅收影響不明確,以及消費者保護標準分歧。這使得全球財務總監和支付服務提供商的生活變得復雜,並威脅到創造跨境監管不一致而非真正的創新。

根據我在不同市場和貨幣中工作的經驗,有一個教訓尤爲突出:跨境金融協調在政府創建“貨幣橋梁”時效果最好。這些可以採取數字貿易或支付協議的形式,承認穩定幣作爲跨境轉帳的合法工具——或者至少,簡化數字貨幣與當地法幣之間的兌換。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家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這不僅僅關乎貨幣控制;這還關乎讓全球支付提供商以合規、高效的方式接入當地經濟。

如果各國承認彼此的受監管數字貨幣——或者更好的是,創建可互操作的框架——他們可以在保持貨幣主權的同時,受益於更流動、高效的結算渠道。例如,如果數字先令和受監管的歐元代幣都在流通,支付提供商可以在遵守兩個司法管轄區的規定的同時,自動化外匯轉換。

穩定幣領域的競爭正在加劇。除了PayPal和Visa,金融科技公司、加密貨幣本土公司甚至電信公司都在探索自己的版本。Ripple的XRP Ledger正在將自己推廣爲穩定幣發行的首選鏈。Tether和Circle正在爭奪歐元、美元甚至黃金支持的代幣的市場份額。

但這裏真正的問題是:我們不需要更多以美元和歐元計價的穩定幣。我們需要的是更多來自新興市場的數字化法幣——像肯尼亞先令、菲律賓比索或巴西雷亞爾這樣的貨幣——以代幣化的形式可以接入全球流動性。

在缺乏監管明確性和技術互操作性的情況下,這些地方貨幣的穩定幣作爲支付和財務工具的全部潛力將仍然受到限制。

目標不是重建投機市場,而是建立更靈活、透明和包容的金融基礎設施。好消息是?技術已經到位。應用場景是真實的。現在需要的是協調——跨越國界、跨行業,以及圍繞21世紀貨幣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共同定義。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