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支付行業深度研究:全球支付的未來?支付是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的關鍵場景,每天鏈上鏈下都有數萬筆加密貨幣支付在發生。一個新的加密貨幣通常會因其實際的支付用途而增值,支付也成爲連接Web2世界和Web3世界的重要橋梁。在Web3支付這門生意中,有人靠提供支付通道賺得盆滿鉢滿,另一些人則專注於打造更安全的錢包技術。那麼,在Web3世界中,資金究竟是如何轉移的呢?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Web3支付行業中的各種業務場景和項目。## 傳統支付巨頭爲何紛紛入局Web3支付?去年8月,Paypal宣布推出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Paypal USD",用於轉帳、支付等業務;今年四月,金融基礎設施平台Stripe表示,穩定幣支付將在幾周內集成至其支付套件中,並將於今年夏季開始支持USDC支付;六月,萬事達卡宣布首次推出點對點交易的基礎設施功能Mastercard Crypto Credential,以便拉美和歐洲用戶在區塊鏈上實現跨幣種的跨境支付。傳統支付行業巨頭在這兩年紛紛高調入局Web3支付行業,原因到底是爲什麼呢?### 1. 高利潤Mastercard 2023年的淨利潤爲112億美元(33,400人左右),而加密行業發行穩定幣USDT的Tether,該公司2023年的淨利潤爲62億美元,該公司截至去年也只有員工100人左右。相比之下,員工人均創造的財富遠高於傳統支付行業,回報亦是如此。### 2. 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從2018至2023,加密貨幣佔有水平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了99%,遠遠超過傳統支付方式的增長率8%。在同一時期,加密貨幣佔有水平的增長率超過了美國幾家支付巨頭。### 3. 加密貨幣合規性提升帶來更多支付需求BTC減半和BTC ETF的合規性爲加密行業帶來了更多的認可和支付需求。比特幣減半事件通過減少新比特幣的生成速度,提高了其稀缺性和價值增長預期,吸引了廣泛的市場關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推出,爲傳統投資者提供了低門檻、便捷的投資渠道,增強了市場信心。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的預期落地,進一步引發了對以太坊生態系統和創新應用的興趣。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更多人了解和參與Web3支付。### 4. 提供稅收優惠的避稅天堂不管是加密貨幣行業的企業和個人投資者,都會被稅收優惠所吸引。例如,葡萄牙不對個人加密貨幣收益徵稅;新加坡對加密貨幣不徵收資本利得稅;百慕大憑藉其安全透明的監管環境和《數字資產商業法案》,吸引了代幣發行公司、加密貨幣托管服務提供商和區塊鏈研發企業,成爲數字資產和創新技術的重要樞紐。### 5. 政治經濟動因對美國來說,加密貨幣是大選的拉票利器。特朗普在這次的美國大選中,高調宣揚對加密貨幣的友好態度以及抨擊拜登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敵對態度。特朗普鼓勵他的支持者通過Coinbase Commerce進行加密貨幣的捐款,一些列特朗普概念的meme幣也因此一度炙手可熱,六月底的大選辯論前,相關概念meme幣也有明顯的異動。而對委內瑞拉來說,加密貨幣是反對獨裁主義的武器。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間,瓜伊多領導的臨時政府決定使用加密貨幣向該國的醫生和護士提供直接援助。原因是,馬杜羅政權的腐敗以及對銀行的控制使得國際援助很難通過正常方式提供。該計劃直接幫助了65,000名醫生和護士,當時,醫生的平均工資爲每月5美元。使用加密貨幣支付進行援助每人可獲得100美元。由此,去中心化的加密支付方式有效的支持了當地的民主運動。## Web3支付優勢Web3支付基於區塊鏈技術,只要有了對方的"錢包地址",加密貨幣便可在區塊網路上進行轉移,並可以即時的查看和追溯,實現去中心化的點對點支付。這一實現路徑解決了傳統支付中透明度低、交易到帳時間長、多層機構介入成本高等問題。### 1. 快速處理支付傳統支付通常需要幾天時間來處理和結算交易,尤其是跨境支付。相比之下,Web3支付可以在幾分鍾甚至幾秒內完成交易確認,大大縮短了交易時間。### 2. 降低交易成本傳統支付系統涉及多個中介機構,每個環節都會收取手續費,導致總體交易成本較高。Web3支付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減少了中間環節,從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3. 提高透明度區塊鏈技術使得所有交易都被記錄在公共帳本上,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交易歷史,增加了支付過程的透明度。### 4. 跨境支付便利Web3支付不受地理位置和國家邊界的限制,可以輕鬆實現全球範圍內的快速、低成本支付。### 5. 提高安全性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和加密技術使得Web3支付比傳統支付更加安全,降低了欺詐和黑客攻擊的風險。### 6. 支持微支付Web3支付可以實現極小額的交易,這在傳統支付系統中通常因成本高而難以實現。### 7. 支持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可以自動執行預設的支付條件,無需人工幹預,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和準確性。### 8. 提供金融包容性Web3支付爲傳統金融系統難以覆蓋的羣體提供了金融服務的機會,增加了金融包容性。## Web3支付市場規模根據Tripple A的報告,截至2024年,加密貨幣的全球滲透率爲6.9%,全球範圍內約有5.6億人擁有加密貨幣,相比去年的4.2億人增長了33%。其中,亞洲是加密貨幣擁有最多的大洲,南美和大洋洲爲佔有比增長最快的地方(116.5%),迪拜的人口滲透率佔比爲25.3%,爲加密貨幣擁有人口佔比最高的國家,配合着當地的金融自由區、個人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減免優勢,這也解釋了爲什麼迪拜會成爲近兩年很多交易所和加密公司的總部。因此,不管是人口佔有比最高的地域、還是擁有人口佔有比增長最快的地域,本質上是政策的寬松和現實交易的需要,都會給予加密支付探索和發展的良機。- 從企業角度來看,早在傳統領域,星巴克、可口可樂、特斯拉和亞馬遜等實體經濟中的知名品牌紛紛擁抱加密貨幣,加密貨幣在主流市場的市場採納率和消費者熟悉度逐步上升。今年,已經有更多的傳統企業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拓展自己的支付方式。法拉利現已和Bitpay合作在美國接受比特幣、以太坊和USDC的支付,並計劃在2024年初將這一選項擴展到歐洲和其他地區。在新加坡,Grab用戶現在可以使用比特幣、以太坊、新加坡元穩定幣、USDC和USDT在日常生活中訂購車程和外賣。所以,當B端的行業巨頭開始採用加密支付,這不僅是對加密行業本身的認可,憑藉B端企業本身的信用背書,也爲C端用戶打開了加密貨幣支付的一道大門。- 從用戶角度來看,2021年,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的註冊用戶數量僅爲300萬。然而,到2024年6月,幣安的註冊用戶人數已經激增至兩億,日交易量達到了1890億美元。這一顯著增長證明了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加入加密貨幣的使用行列,加密支付正逐漸成爲一片廣闊的藍海。- 從鏈上數據來看,從2020年1月到2024年3月,鏈上交易量和交易活躍度持續增長。在一系列利好事件的推動下,這些指標屢次突破歷史新高,即將突破1,500億美元大關。在Web3領域,許多項目方和交易所看到了行業的上升趨勢及加密支付的巨大機會,紛紛加快各地區支付牌照的申請,拓展發卡業務及其他將Web3支付與實體經濟相連結的業務,同時加快交易所以及鏈上錢包設置的建設。近期,Coinbase宣布推出自托管錢包平台,該平台集成了資產和身分管理、購買、發送、交換、NFT以及交易歷史等功能,爲其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鏈上交易途徑。這不僅爲Coinbase的用戶羣體提供了更多便利,也成爲Onchain Summer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推動了Web3支付的發展。## Web3支付應用場景### 1. 出入金指的是將法定貨幣(如美元、歐元等)轉換成加密貨幣的過程。這一過程相當於進入加密貨幣經濟的入口。付款人通過中心化交易所或第三方的去中心化出入金平台轉入法定貨幣,中心化交易所可以直接將其兌換成加密貨幣並轉入鏈上錢包;第三方去中心化的出入金平台通過做市商兌換加密貨幣,做市商收到法幣後,會將等值的加密貨幣打到付款人的鏈上錢包。這裏的做市商通常是加密友好的銀行(例如已經倒閉的Silvergate Bank, Silicon Valley Bank, 和Signature Bank),銀行倒閉後,更多的穩定幣發行商(Tether、Circle)、支付服務提供商(BCB Group)承擔起流動性提供者的角色。入金的方式:- 中心化交易所:用戶可以在中心化交易所完成KYC後創建帳戶,通過銀行帳戶、信用卡或是電子錢包,用法定貨幣購買加密貨幣- 點對點平台:這些平台直接連接買家和賣家,實現法定貨幣與加密貨幣的兌換。交易通常由第三方保管資金,直到買賣雙方完成雙方同意的操作- 場外交易櫃臺:OTC櫃臺可促進買賣雙方直接進行大額加密貨幣交易。這通常由機構投資者或高淨值個人使用- 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錢包:最常見的加密貨幣錢包類型是自托管錢包,由於不涉及第三方,因此用戶可以完全控制其加密貨幣入金涉及的主體:中心化交易所、第三方去中心化出入金平台、銀行、流動性提供商(加密友好銀行、穩定幣發行機構、支付服務提供商)收費結構:- 支付渠道費用: 例如信用卡發卡機構、Paypal、Apple Pay等收取的費用 - 法定貨幣對加密貨幣的
Web3支付行業深度解析:高利潤與快速增長背後的機遇與挑戰
Web3支付行業深度研究:全球支付的未來?
支付是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中的關鍵場景,每天鏈上鏈下都有數萬筆加密貨幣支付在發生。一個新的加密貨幣通常會因其實際的支付用途而增值,支付也成爲連接Web2世界和Web3世界的重要橋梁。
在Web3支付這門生意中,有人靠提供支付通道賺得盆滿鉢滿,另一些人則專注於打造更安全的錢包技術。那麼,在Web3世界中,資金究竟是如何轉移的呢?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Web3支付行業中的各種業務場景和項目。
傳統支付巨頭爲何紛紛入局Web3支付?
去年8月,Paypal宣布推出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Paypal USD",用於轉帳、支付等業務;今年四月,金融基礎設施平台Stripe表示,穩定幣支付將在幾周內集成至其支付套件中,並將於今年夏季開始支持USDC支付;六月,萬事達卡宣布首次推出點對點交易的基礎設施功能Mastercard Crypto Credential,以便拉美和歐洲用戶在區塊鏈上實現跨幣種的跨境支付。傳統支付行業巨頭在這兩年紛紛高調入局Web3支付行業,原因到底是爲什麼呢?
1. 高利潤
Mastercard 2023年的淨利潤爲112億美元(33,400人左右),而加密行業發行穩定幣USDT的Tether,該公司2023年的淨利潤爲62億美元,該公司截至去年也只有員工100人左右。相比之下,員工人均創造的財富遠高於傳統支付行業,回報亦是如此。
2. 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
從2018至2023,加密貨幣佔有水平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了99%,遠遠超過傳統支付方式的增長率8%。在同一時期,加密貨幣佔有水平的增長率超過了美國幾家支付巨頭。
3. 加密貨幣合規性提升帶來更多支付需求
BTC減半和BTC ETF的合規性爲加密行業帶來了更多的認可和支付需求。比特幣減半事件通過減少新比特幣的生成速度,提高了其稀缺性和價值增長預期,吸引了廣泛的市場關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推出,爲傳統投資者提供了低門檻、便捷的投資渠道,增強了市場信心。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的預期落地,進一步引發了對以太坊生態系統和創新應用的興趣。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更多人了解和參與Web3支付。
4. 提供稅收優惠的避稅天堂
不管是加密貨幣行業的企業和個人投資者,都會被稅收優惠所吸引。例如,葡萄牙不對個人加密貨幣收益徵稅;新加坡對加密貨幣不徵收資本利得稅;百慕大憑藉其安全透明的監管環境和《數字資產商業法案》,吸引了代幣發行公司、加密貨幣托管服務提供商和區塊鏈研發企業,成爲數字資產和創新技術的重要樞紐。
5. 政治經濟動因
對美國來說,加密貨幣是大選的拉票利器。特朗普在這次的美國大選中,高調宣揚對加密貨幣的友好態度以及抨擊拜登政府對加密貨幣的敵對態度。特朗普鼓勵他的支持者通過Coinbase Commerce進行加密貨幣的捐款,一些列特朗普概念的meme幣也因此一度炙手可熱,六月底的大選辯論前,相關概念meme幣也有明顯的異動。
而對委內瑞拉來說,加密貨幣是反對獨裁主義的武器。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間,瓜伊多領導的臨時政府決定使用加密貨幣向該國的醫生和護士提供直接援助。原因是,馬杜羅政權的腐敗以及對銀行的控制使得國際援助很難通過正常方式提供。該計劃直接幫助了65,000名醫生和護士,當時,醫生的平均工資爲每月5美元。使用加密貨幣支付進行援助每人可獲得100美元。由此,去中心化的加密支付方式有效的支持了當地的民主運動。
Web3支付優勢
Web3支付基於區塊鏈技術,只要有了對方的"錢包地址",加密貨幣便可在區塊網路上進行轉移,並可以即時的查看和追溯,實現去中心化的點對點支付。這一實現路徑解決了傳統支付中透明度低、交易到帳時間長、多層機構介入成本高等問題。
1. 快速處理支付
傳統支付通常需要幾天時間來處理和結算交易,尤其是跨境支付。相比之下,Web3支付可以在幾分鍾甚至幾秒內完成交易確認,大大縮短了交易時間。
2. 降低交易成本
傳統支付系統涉及多個中介機構,每個環節都會收取手續費,導致總體交易成本較高。Web3支付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減少了中間環節,從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3. 提高透明度
區塊鏈技術使得所有交易都被記錄在公共帳本上,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交易歷史,增加了支付過程的透明度。
4. 跨境支付便利
Web3支付不受地理位置和國家邊界的限制,可以輕鬆實現全球範圍內的快速、低成本支付。
5. 提高安全性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和加密技術使得Web3支付比傳統支付更加安全,降低了欺詐和黑客攻擊的風險。
6. 支持微支付
Web3支付可以實現極小額的交易,這在傳統支付系統中通常因成本高而難以實現。
7. 支持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可以自動執行預設的支付條件,無需人工幹預,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和準確性。
8. 提供金融包容性
Web3支付爲傳統金融系統難以覆蓋的羣體提供了金融服務的機會,增加了金融包容性。
Web3支付市場規模
根據Tripple A的報告,截至2024年,加密貨幣的全球滲透率爲6.9%,全球範圍內約有5.6億人擁有加密貨幣,相比去年的4.2億人增長了33%。其中,亞洲是加密貨幣擁有最多的大洲,南美和大洋洲爲佔有比增長最快的地方(116.5%),迪拜的人口滲透率佔比爲25.3%,爲加密貨幣擁有人口佔比最高的國家,配合着當地的金融自由區、個人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減免優勢,這也解釋了爲什麼迪拜會成爲近兩年很多交易所和加密公司的總部。
因此,不管是人口佔有比最高的地域、還是擁有人口佔有比增長最快的地域,本質上是政策的寬松和現實交易的需要,都會給予加密支付探索和發展的良機。
從企業角度來看,早在傳統領域,星巴克、可口可樂、特斯拉和亞馬遜等實體經濟中的知名品牌紛紛擁抱加密貨幣,加密貨幣在主流市場的市場採納率和消費者熟悉度逐步上升。今年,已經有更多的傳統企業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拓展自己的支付方式。法拉利現已和Bitpay合作在美國接受比特幣、以太坊和USDC的支付,並計劃在2024年初將這一選項擴展到歐洲和其他地區。在新加坡,Grab用戶現在可以使用比特幣、以太坊、新加坡元穩定幣、USDC和USDT在日常生活中訂購車程和外賣。所以,當B端的行業巨頭開始採用加密支付,這不僅是對加密行業本身的認可,憑藉B端企業本身的信用背書,也爲C端用戶打開了加密貨幣支付的一道大門。
從用戶角度來看,2021年,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的註冊用戶數量僅爲300萬。然而,到2024年6月,幣安的註冊用戶人數已經激增至兩億,日交易量達到了1890億美元。這一顯著增長證明了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加入加密貨幣的使用行列,加密支付正逐漸成爲一片廣闊的藍海。
在Web3領域,許多項目方和交易所看到了行業的上升趨勢及加密支付的巨大機會,紛紛加快各地區支付牌照的申請,拓展發卡業務及其他將Web3支付與實體經濟相連結的業務,同時加快交易所以及鏈上錢包設置的建設。
近期,Coinbase宣布推出自托管錢包平台,該平台集成了資產和身分管理、購買、發送、交換、NFT以及交易歷史等功能,爲其用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鏈上交易途徑。這不僅爲Coinbase的用戶羣體提供了更多便利,也成爲Onchain Summer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推動了Web3支付的發展。
Web3支付應用場景
1. 出入金
指的是將法定貨幣(如美元、歐元等)轉換成加密貨幣的過程。這一過程相當於進入加密貨幣經濟的入口。付款人通過中心化交易所或第三方的去中心化出入金平台轉入法定貨幣,中心化交易所可以直接將其兌換成加密貨幣並轉入鏈上錢包;第三方去中心化的出入金平台通過做市商兌換加密貨幣,做市商收到法幣後,會將等值的加密貨幣打到付款人的鏈上錢包。
這裏的做市商通常是加密友好的銀行(例如已經倒閉的Silvergate Bank, Silicon Valley Bank, 和Signature Bank),銀行倒閉後,更多的穩定幣發行商(Tether、Circle)、支付服務提供商(BCB Group)承擔起流動性提供者的角色。
入金的方式:
入金涉及的主體:
中心化交易所、第三方去中心化出入金平台、銀行、流動性提供商(加密友好銀行、穩定幣發行機構、支付服務提供商)
收費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