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對區塊鏈行業的影響及發展機遇研究報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對區塊鏈企業造成了短期負面影響,但中長期影響有限。大多數企業表示主要影響體現在工作進度延遲、固定成本支出較大、與合作方業務開展受阻等方面。區塊鏈企業應對疫情的主要措施包括:實施遠程辦公、調整營銷和服務模式、開發新產品和抗疫應用等。相比其他新技術,區塊鏈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規模較小,原因包括行業發展早期、技術成熟度不足、落地條件不完備等。受疫情影響,超過60%的區塊鏈企業調整了短期發展戰略,約22%調整了長期戰略。疫情下區塊鏈行業出現新機遇,在公共預警、物資溯源、輿情監控、身分信息管理等領域發揮空間較大。## 一、研究背景及對象界定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業造成不同程度衝擊。相比線下密集型行業,區塊鏈企業受影響相對較小,但在線下業務開展、項目推進、資金鏈等方面也面臨挑戰。同時,疫情防控中區塊鏈技術的價值得到彰顯,引發了對其在公共領域應用的討論。2019年以來,區塊鏈技術受到高度重視,賦能實體經濟步伐加快。處於"區塊鏈+"階段的企業將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爲了解這些企業在疫情中的應對,把握發展機遇,本次調研聯合多家機構發起,收集了30多家區塊鏈企業的信息,涉及供應鏈管理、電子存證、數字身份等多個領域。## 二、疫情對區塊鏈企業的影響### (一) 短期負面影響明顯,中長期影響有限 近70%的企業表示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已採取應對措施;超20%表示未受影響;8.7%遭受較大衝擊。綜合來看,疫情對區塊鏈企業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短期:1. 核心業務受影響較小。區塊鏈企業以線上經營爲主,技術研發等核心業務基本正常運轉。2. 催生更多應用場景。疫情凸顯區塊鏈在降低成本、保護隱私、提升效率等方面的價值,將刺激更多應用出現。3. 政策紅利持續。區塊鏈受到高度重視,相關政策不斷出臺,爲行業發展提供支持。### (二) 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超80%的企業認爲主要影響包括:1. 工作進度延遲。線下交流受阻,項目招標、洽談等難以如期進行,溝通效率降低。2. 固定成本支出較大。早期企業資金流有限,在業務受阻情況下剛性支出壓力較大。3. 與合作機構業務開展受阻。傳統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對新技術需求暫時降低。## 三、區塊鏈企業如何應對疫情### (一) 實施遠程辦公,保證業務進度大多數企業採取"分布式辦公""雲復工"模式,通過視頻會議等方式保持溝通,確保業務正常進行。但遠程辦公在協同效率、監督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二) 調整營銷和服務模式企業通過線上化方式提供服務,採用郵件、電話等多種方式與客戶對接。營銷上,部分企業改變"廣撒網"模式,聚焦成熟產品和關鍵客戶,提高成單率。### (三) 開發新產品,推出抗疫應用 區塊鏈企業積極開展技術抗疫,推出相關應用,主要集中在疫情數據監測、金融、慈善、醫療等領域。但相比其他新技術,區塊鏈應用規模較小,僅佔9%。23家參與調研的企業中,12家開發了抗疫應用,66.67%基於原有業務改造,25%爲臨時開發。僅25%實現大規模應用,其餘尚未大規模落地或處於內測階段。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包括:1. 區塊鏈行業發展尚處早期2. 技術自身尚不成熟3. 應用落地條件不完備4. 缺乏針對風險防範的應用研發 5. 中小企業推動應用落地成本壓力較大## 四、疫情下區塊鏈行業的新機遇### (一) 區塊鏈的業務機遇超80%的企業認爲,公共預警系統是最大機遇,其次是物資溯源(65.22%)、輿情監控(65.22%)、身分信息登記(52.17%)和金融服務(39.13%)。1. 公共預警系統:利用區塊鏈打通醫療機構間數據孤島,提升信息傳遞效率。2. 物資溯源:建立慈善物資和醫療物資溯源系統,保證數據真實性和傳輸安全性。3. 輿情監控:構建可信且有約束力的輿情監管體系,提高輿情研判的科學性。4. 身分信息登記:構建可信身分管理系統,在確保信息可信的同時避免數據泄露。### (二) 區塊鏈企業的行動65%的企業對短期戰略進行調整,主要是推出防疫相關應用和跟進新業務機會。22%的企業調整了長期發展戰略,13%未做調整但會關注新機遇。多數企業認爲,疫情影響主要集中在短期內,長期發展方向不變。## 五、疫情後區塊鏈產業發展趨勢### (一) 數字化建設加速,區塊鏈賦能產業提速疫情推動政府和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區塊鏈等新技術將更受重視。2020年區塊鏈有望在金融、供應鏈、政務等領域規模化落地。### (二) 與其他前沿技術深度融合 區塊鏈將與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深度融合,發揮更大功效。如區塊鏈與物聯網結合,可降低運維成本、加強隱私保護、促進跨主體協作。### (三) 監管法規逐步完善,推動行業規範化相關政策持續出臺,監管法規將更加完善,推動行業進一步規範化發展。疫情後,區塊鏈在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將得到更多重視。
疫情下區塊鏈行業機遇與挑戰:公共預警系統最受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對區塊鏈行業的影響及發展機遇研究報告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對區塊鏈企業造成了短期負面影響,但中長期影響有限。大多數企業表示主要影響體現在工作進度延遲、固定成本支出較大、與合作方業務開展受阻等方面。
區塊鏈企業應對疫情的主要措施包括:實施遠程辦公、調整營銷和服務模式、開發新產品和抗疫應用等。
相比其他新技術,區塊鏈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規模較小,原因包括行業發展早期、技術成熟度不足、落地條件不完備等。
受疫情影響,超過60%的區塊鏈企業調整了短期發展戰略,約22%調整了長期戰略。
疫情下區塊鏈行業出現新機遇,在公共預警、物資溯源、輿情監控、身分信息管理等領域發揮空間較大。
一、研究背景及對象界定
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業造成不同程度衝擊。相比線下密集型行業,區塊鏈企業受影響相對較小,但在線下業務開展、項目推進、資金鏈等方面也面臨挑戰。
同時,疫情防控中區塊鏈技術的價值得到彰顯,引發了對其在公共領域應用的討論。2019年以來,區塊鏈技術受到高度重視,賦能實體經濟步伐加快。處於"區塊鏈+"階段的企業將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爲了解這些企業在疫情中的應對,把握發展機遇,本次調研聯合多家機構發起,收集了30多家區塊鏈企業的信息,涉及供應鏈管理、電子存證、數字身份等多個領域。
二、疫情對區塊鏈企業的影響
(一) 短期負面影響明顯,中長期影響有限
近70%的企業表示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已採取應對措施;超20%表示未受影響;8.7%遭受較大衝擊。
綜合來看,疫情對區塊鏈企業的影響主要集中在短期:
核心業務受影響較小。區塊鏈企業以線上經營爲主,技術研發等核心業務基本正常運轉。
催生更多應用場景。疫情凸顯區塊鏈在降低成本、保護隱私、提升效率等方面的價值,將刺激更多應用出現。
政策紅利持續。區塊鏈受到高度重視,相關政策不斷出臺,爲行業發展提供支持。
(二) 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超80%的企業認爲主要影響包括:
工作進度延遲。線下交流受阻,項目招標、洽談等難以如期進行,溝通效率降低。
固定成本支出較大。早期企業資金流有限,在業務受阻情況下剛性支出壓力較大。
與合作機構業務開展受阻。傳統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對新技術需求暫時降低。
三、區塊鏈企業如何應對疫情
(一) 實施遠程辦公,保證業務進度
大多數企業採取"分布式辦公""雲復工"模式,通過視頻會議等方式保持溝通,確保業務正常進行。但遠程辦公在協同效率、監督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二) 調整營銷和服務模式
企業通過線上化方式提供服務,採用郵件、電話等多種方式與客戶對接。營銷上,部分企業改變"廣撒網"模式,聚焦成熟產品和關鍵客戶,提高成單率。
(三) 開發新產品,推出抗疫應用
區塊鏈企業積極開展技術抗疫,推出相關應用,主要集中在疫情數據監測、金融、慈善、醫療等領域。但相比其他新技術,區塊鏈應用規模較小,僅佔9%。
23家參與調研的企業中,12家開發了抗疫應用,66.67%基於原有業務改造,25%爲臨時開發。僅25%實現大規模應用,其餘尚未大規模落地或處於內測階段。
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包括:
四、疫情下區塊鏈行業的新機遇
(一) 區塊鏈的業務機遇
超80%的企業認爲,公共預警系統是最大機遇,其次是物資溯源(65.22%)、輿情監控(65.22%)、身分信息登記(52.17%)和金融服務(39.13%)。
公共預警系統:利用區塊鏈打通醫療機構間數據孤島,提升信息傳遞效率。
物資溯源:建立慈善物資和醫療物資溯源系統,保證數據真實性和傳輸安全性。
輿情監控:構建可信且有約束力的輿情監管體系,提高輿情研判的科學性。
身分信息登記:構建可信身分管理系統,在確保信息可信的同時避免數據泄露。
(二) 區塊鏈企業的行動
65%的企業對短期戰略進行調整,主要是推出防疫相關應用和跟進新業務機會。22%的企業調整了長期發展戰略,13%未做調整但會關注新機遇。
多數企業認爲,疫情影響主要集中在短期內,長期發展方向不變。
五、疫情後區塊鏈產業發展趨勢
(一) 數字化建設加速,區塊鏈賦能產業提速
疫情推動政府和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區塊鏈等新技術將更受重視。2020年區塊鏈有望在金融、供應鏈、政務等領域規模化落地。
(二) 與其他前沿技術深度融合
區塊鏈將與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深度融合,發揮更大功效。如區塊鏈與物聯網結合,可降低運維成本、加強隱私保護、促進跨主體協作。
(三) 監管法規逐步完善,推動行業規範化
相關政策持續出臺,監管法規將更加完善,推動行業進一步規範化發展。疫情後,區塊鏈在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將得到更多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