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開啓啦,現貨、合約、Alpha齊上線!
📝 在Gate廣場發帖,曬出你的交易體驗或精彩截圖,瓜分$1,000大獎池!
🎁 廣場優質創作者5名,每人獨享$100合約體驗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瀏覽量前十再得$50獎勵!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創發帖(不少於20字,僅用活動標籤)
3️⃣ 若分享到推特,請將連結提交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單可多次提交,發布更多帖文可提升獲獎機會!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條體驗,都有機會贏取大獎!快在Gate廣場show出你的操作吧!
政策驅動型市場:加密貨幣對重復信號敏感度下降
加密貨幣市場對政策驅動事件的反應變化
近期與業內資深人士交流時,普遍感慨2024/2025年市場走勢難以捉摸,許多經驗豐富的交易者也難以獲利。有一個有趣的觀點認爲,2017/2018年是"社區驅動型市場",新的資產發行模式創造了財富效應;2020/2021年是"技術驅動型市場",新的資產玩法(如DeFi和NFT)帶來了財富增長;而2024/2025年則被視爲"政策驅動型市場",市場變化主要受政策影響。
本文主要聚焦於近期的政策驅動事件,特別是公開的政策信息對加密貨幣價格的影響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對持續出現的信號可能會產生習慣性反應,導致敏感度降低。這類似於經濟學中的邊際效用遞減理論。
自2024年ETF獲批以來,除了傳統的交易指標外,ETF的每日淨流入/流出數據也成爲市場參與者關注的重要指標。以ETH爲例,其價格與ETF資金流動呈現正相關性。而BTC的價格走勢與ETF資金流動的相關性則相對較弱,尤其是在11月某位政治人物可能勝選後,這種相關性進一步減弱。
總體而言,市場對公開信息的敏感度會逐步降低,但這並不意味着這些信息完全失去影響力。
近期,某位政治人物多次就關稅問題發表言論,包括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徵收關稅,以及對外國鋼鐵和鋁制品徵收額外關稅等。從數據來看,市場對這些言論的反應逐漸減弱。第一次和第三次關稅相關言論引發的市場反應最爲明顯,而後續的言論對市場的影響逐漸減小,甚至在最後一次言論後出現小幅漲。
結合ETF資金流動情況分析,在3月1日之前,BTC ETF就已經出現大規模資金流出,可能是出於避險或離場考慮。這可能解釋了爲什麼後續的關稅言論對市場影響減弱,因爲對市場持悲觀態度的交易者可能已經陸續退出。
3月4日的關稅實施雖在市場預期之內,但受日本央行加息等因素影響,市場反應較爲劇烈。3月7日的關稅言論雖有影響,但當日同時有其他重要事件發生,市場預期與實際政策之間存在差異。
盡管表面上看,市場似乎對持續的關稅言論產生了"脫敏"效應,但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是避險資金已經撤離,留在市場中的交易者已經將"關稅"因素納入了考慮範圍。
實際上,市場並非真正麻木或脫敏,而是交易者們經過精心計算後對風險的重新評估。因此,這位政治人物的言論是否仍然值得關注,取決於個人對市場風險的判斷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