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權代幣化:一級市場的新機遇穩定幣熱潮之外,股權代幣化正成爲市場新焦點。Web3初創公司Jarsy近日完成500萬美元Pre-seed融資,其目標是解決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如何讓普通人也能參與到頂級私營公司的早期成長紅利中來。Jarsy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將未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權轉化爲資產支持型代幣,使普通投資者能以較低門檻參與明星企業的增長。這一舉措引發了市場對"私募股權代幣化"話題的廣泛關注。這個原本僅限於風險投資圈和高淨值人羣的另類資產類別,正在被打包成區塊鏈資產,在鏈上開闢新天地。## 私募股權代幣化:資產上鏈的新方向私募市場長期以來一直是金融世界中的"資產孤島",普通投資者難以觸及。Jarsy創建了一個包含30家頂級未上市公司的指數系統,稱爲"Jarsy 30指數",用於評估這些Pre-IPO企業的整體表現。該指數涵蓋了多家知名公司,代表了私募市場中最具潛力和資本關注度的部分。數據顯示,這些公司的回報率相當可觀。從2021年初到2025年第一季度,Jarsy 30指數累計漲81%,遠超同期納斯達克100指數的51%。即使在2025年第一季度整體市場低迷、納指下跌9%的情況下,這些未上市頭部公司仍逆勢漲13%。這不僅體現了這些公司的基本面實力,也凸顯了它們在IPO前的巨大成長空間。然而,這種"價值捕捉窗口"長期以來只對少數人開放。對於大多數散戶而言,一筆平均交易規模超過300萬美元、結構復雜且缺乏公開流動性的資產市場,始終是難以企及的"觀望區"。此外,這些公司的退出路徑並不局限於IPO,並購已成爲更普遍的選擇之一,這進一步提高了散戶投資者的參與門檻。2025年第一季度,風險投資支持企業的並購規模創下歷史新高,達540億美元,其中某科技巨頭對一家網路安全獨角獸的收購就佔了320億美元。這種傳統金融格局下,最優質的增長資產被鎖定在高淨值人士與機構投資者的圈子裏,普通投資者則被排除在外。"私募股權代幣化"正是爲了打破這種結構性不平等,將原本高門檻、低流動性、復雜不透明的私募權益轉化爲鏈上原生資產,大幅降低準入門檻,將300萬美元的入場券壓縮到10美元;將冗長復雜的特殊目的實體(SPV)協議轉化爲鏈上智能合約;同時提升資產流動性,爲原本長期封閉的資產創造全天候定價的可能性。## 將一級市場的"資本盛宴",裝進每個人的數字錢包### 某資產代幣化平台作爲一家基於區塊鏈的資產代幣化平台,該公司致力於打破傳統金融世界的壁壘,讓原本只有高淨值人羣才能享有的Pre-IPO資產,成爲全球用戶都可以參與的公開投資品。其願景明確:讓投資不再受資金門檻、地理限制或監管標籤的約束,將金融機會重新分配給廣大羣衆。其運作機制直觀而強大,平台首先完成目標公司的實際股權收購,然後通過代幣以1:1的形式將這部分權益上鏈。這不僅是簡單的證券映射,而是經濟權益的實質轉移。更重要的是,所有代幣的發行總量、流通路徑和持倉信息,全部透明上鏈,任何用戶都可以實時驗證。鏈上可追溯、鏈下有實物,在結構上實現了對傳統SPV和基金體系的技術重構。同時,該平台並不將散戶推向復雜的專業流程。平台主動承擔盡職調查、結構設計、法務托管等所有繁瑣工作,讓用戶只需使用信用卡或穩定幣就能以10美元起購的方式,低門檻地構建自己的Pre-IPO投資組合。背後復雜的風控和合規流程,對用戶來說都是"無感"的。在這種模式下,代幣價格與公司估值高度綁定,用戶的回報來自實際企業的成長曲線,而非平台的空洞敘事。這種架構不僅提高了投資的真實性,也在機制層面打通了散戶與一級市場之間長期被精英資本控制的收益通道。### 某投資平台近日,一家老牌投資平台推出了全新產品線——Mirror Tokens,首發產品以某區塊鏈爲載體,試圖將全球最具想象力的航天公司之一"鏡像"爲可公開申購的鏈上資產。每一枚代幣都與這家估值3500億美元的航天獨角獸的預期價值走勢掛鉤,最低投資門檻僅50美元,且支持移動支付與穩定幣付款。這爲全球散戶打開了一級市場的大門。與傳統私募投資不同,Mirror Token不賦予持有者投票權,但設計了一套獨特的"跟蹤器"機制:平台發行的代幣本質上是一種與目標公司估值動態掛鉤的債務工具。當目標公司實現IPO、被收購,或發生其他"流動性事件"時,平台將按代幣持有比例,向投資者錢包返還相應的穩定幣收益,甚至包含可能產生的分紅。這是一種"不持股也能分紅"的創新結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法律障礙,同時保留了核心收益敞口。當然,該機制也並非完全無門檻。所有Mirror Tokens初始發行後將鎖倉12個月,才能在二級市場流通。在監管方面,該產品通過美國特定眾籌規則發售,不限制投資者身分,全球散戶均可參與,但具體資格會根據當地法律進行動態篩選。更令人期待的是,這僅僅是開始。該平台已預告,未來將推出錨定多家知名私企的Mirror Tokens,甚至開放用戶提名他們想投資的下一個"未上市獨角獸"。從結構設計到分發機制,該平台正在構建一個無需等待IPO的鏈上私募股權並行市場。### 某RWA資產通證化解決方案提供商這家位於歐洲的RWA資產通證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也開始涉足私募市場證券化領域。今年6月,該公司與當地一家數字證券平台達成合作,旨在利用區塊鏈基礎設施,重塑歐洲專業投資者對私募市場(如房地產、私募股權、對沖基金與私募債)的參與方式。其核心優勢在於:產品結構標準化,發行合規邏輯內嵌,並可通過其白標技術在不同司法管轄區快速復制與擴展。該公司專注於爲資產本身賦予"制度級的合法性"——其使用的特定技術標準,允許代幣從生成到轉讓全過程嵌入KYC、限轉等控制邏輯,這不僅確保產品合法透明,還讓投資者無需依賴平台背書,即可在鏈上自證安全性。在歐洲金融市場監管框架日益嚴格的大背景下,對這類"合規鏈上資產"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長。該公司正以一種極具技術含量的方式,填補機構投資者與鏈上資產之間的信任缺口。這種合作也反映出一個趨勢:RWA賽道的競爭不再僅限於鏈上的技術實現,而是誰能深耕法規、標準化產品結構和多地發行通道的綜合能力。## 結語私募股權代幣化的興起,預示着一級市場在區塊鏈技術推動下正進入結構性變革的新階段。然而,這條道路仍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它或許重塑了準入規則,卻難以一舉消除散戶與機構之間深層次的結構性壁壘。RWA並非"萬能鑰匙",更像是一場關於信任、透明度與制度重構的長期博弈,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私募股權代幣化:區塊鏈重塑一級市場投資格局
股權代幣化:一級市場的新機遇
穩定幣熱潮之外,股權代幣化正成爲市場新焦點。Web3初創公司Jarsy近日完成500萬美元Pre-seed融資,其目標是解決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如何讓普通人也能參與到頂級私營公司的早期成長紅利中來。Jarsy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將未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權轉化爲資產支持型代幣,使普通投資者能以較低門檻參與明星企業的增長。
這一舉措引發了市場對"私募股權代幣化"話題的廣泛關注。這個原本僅限於風險投資圈和高淨值人羣的另類資產類別,正在被打包成區塊鏈資產,在鏈上開闢新天地。
私募股權代幣化:資產上鏈的新方向
私募市場長期以來一直是金融世界中的"資產孤島",普通投資者難以觸及。Jarsy創建了一個包含30家頂級未上市公司的指數系統,稱爲"Jarsy 30指數",用於評估這些Pre-IPO企業的整體表現。該指數涵蓋了多家知名公司,代表了私募市場中最具潛力和資本關注度的部分。數據顯示,這些公司的回報率相當可觀。
從2021年初到2025年第一季度,Jarsy 30指數累計漲81%,遠超同期納斯達克100指數的51%。即使在2025年第一季度整體市場低迷、納指下跌9%的情況下,這些未上市頭部公司仍逆勢漲13%。這不僅體現了這些公司的基本面實力,也凸顯了它們在IPO前的巨大成長空間。
然而,這種"價值捕捉窗口"長期以來只對少數人開放。對於大多數散戶而言,一筆平均交易規模超過300萬美元、結構復雜且缺乏公開流動性的資產市場,始終是難以企及的"觀望區"。
此外,這些公司的退出路徑並不局限於IPO,並購已成爲更普遍的選擇之一,這進一步提高了散戶投資者的參與門檻。2025年第一季度,風險投資支持企業的並購規模創下歷史新高,達540億美元,其中某科技巨頭對一家網路安全獨角獸的收購就佔了320億美元。
這種傳統金融格局下,最優質的增長資產被鎖定在高淨值人士與機構投資者的圈子裏,普通投資者則被排除在外。
"私募股權代幣化"正是爲了打破這種結構性不平等,將原本高門檻、低流動性、復雜不透明的私募權益轉化爲鏈上原生資產,大幅降低準入門檻,將300萬美元的入場券壓縮到10美元;將冗長復雜的特殊目的實體(SPV)協議轉化爲鏈上智能合約;同時提升資產流動性,爲原本長期封閉的資產創造全天候定價的可能性。
將一級市場的"資本盛宴",裝進每個人的數字錢包
某資產代幣化平台
作爲一家基於區塊鏈的資產代幣化平台,該公司致力於打破傳統金融世界的壁壘,讓原本只有高淨值人羣才能享有的Pre-IPO資產,成爲全球用戶都可以參與的公開投資品。其願景明確:讓投資不再受資金門檻、地理限制或監管標籤的約束,將金融機會重新分配給廣大羣衆。
其運作機制直觀而強大,平台首先完成目標公司的實際股權收購,然後通過代幣以1:1的形式將這部分權益上鏈。這不僅是簡單的證券映射,而是經濟權益的實質轉移。更重要的是,所有代幣的發行總量、流通路徑和持倉信息,全部透明上鏈,任何用戶都可以實時驗證。鏈上可追溯、鏈下有實物,在結構上實現了對傳統SPV和基金體系的技術重構。
同時,該平台並不將散戶推向復雜的專業流程。平台主動承擔盡職調查、結構設計、法務托管等所有繁瑣工作,讓用戶只需使用信用卡或穩定幣就能以10美元起購的方式,低門檻地構建自己的Pre-IPO投資組合。背後復雜的風控和合規流程,對用戶來說都是"無感"的。
在這種模式下,代幣價格與公司估值高度綁定,用戶的回報來自實際企業的成長曲線,而非平台的空洞敘事。這種架構不僅提高了投資的真實性,也在機制層面打通了散戶與一級市場之間長期被精英資本控制的收益通道。
某投資平台
近日,一家老牌投資平台推出了全新產品線——Mirror Tokens,首發產品以某區塊鏈爲載體,試圖將全球最具想象力的航天公司之一"鏡像"爲可公開申購的鏈上資產。每一枚代幣都與這家估值3500億美元的航天獨角獸的預期價值走勢掛鉤,最低投資門檻僅50美元,且支持移動支付與穩定幣付款。這爲全球散戶打開了一級市場的大門。
與傳統私募投資不同,Mirror Token不賦予持有者投票權,但設計了一套獨特的"跟蹤器"機制:平台發行的代幣本質上是一種與目標公司估值動態掛鉤的債務工具。當目標公司實現IPO、被收購,或發生其他"流動性事件"時,平台將按代幣持有比例,向投資者錢包返還相應的穩定幣收益,甚至包含可能產生的分紅。這是一種"不持股也能分紅"的創新結構,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法律障礙,同時保留了核心收益敞口。
當然,該機制也並非完全無門檻。所有Mirror Tokens初始發行後將鎖倉12個月,才能在二級市場流通。在監管方面,該產品通過美國特定眾籌規則發售,不限制投資者身分,全球散戶均可參與,但具體資格會根據當地法律進行動態篩選。
更令人期待的是,這僅僅是開始。該平台已預告,未來將推出錨定多家知名私企的Mirror Tokens,甚至開放用戶提名他們想投資的下一個"未上市獨角獸"。從結構設計到分發機制,該平台正在構建一個無需等待IPO的鏈上私募股權並行市場。
某RWA資產通證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這家位於歐洲的RWA資產通證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也開始涉足私募市場證券化領域。今年6月,該公司與當地一家數字證券平台達成合作,旨在利用區塊鏈基礎設施,重塑歐洲專業投資者對私募市場(如房地產、私募股權、對沖基金與私募債)的參與方式。
其核心優勢在於:產品結構標準化,發行合規邏輯內嵌,並可通過其白標技術在不同司法管轄區快速復制與擴展。該公司專注於爲資產本身賦予"制度級的合法性"——其使用的特定技術標準,允許代幣從生成到轉讓全過程嵌入KYC、限轉等控制邏輯,這不僅確保產品合法透明,還讓投資者無需依賴平台背書,即可在鏈上自證安全性。
在歐洲金融市場監管框架日益嚴格的大背景下,對這類"合規鏈上資產"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長。該公司正以一種極具技術含量的方式,填補機構投資者與鏈上資產之間的信任缺口。這種合作也反映出一個趨勢:RWA賽道的競爭不再僅限於鏈上的技術實現,而是誰能深耕法規、標準化產品結構和多地發行通道的綜合能力。
結語
私募股權代幣化的興起,預示着一級市場在區塊鏈技術推動下正進入結構性變革的新階段。然而,這條道路仍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它或許重塑了準入規則,卻難以一舉消除散戶與機構之間深層次的結構性壁壘。RWA並非"萬能鑰匙",更像是一場關於信任、透明度與制度重構的長期博弈,而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