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xStocks 交易開啓啦,現貨、合約、Alpha齊上線!
📝 在Gate廣場發帖,曬出你的交易體驗或精彩截圖,瓜分$1,000大獎池!
🎁 廣場優質創作者5名,每人獨享$100合約體驗券!
🎉 帖文同步分享到X(推特),瀏覽量前十再得$50獎勵!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 #Gate xStocks 交易体验# ,原創發帖(不少於20字,僅用活動標籤)
3️⃣ 若分享到推特,請將連結提交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54
注:表單可多次提交,發布更多帖文可提升獲獎機會!
📅 7月3日16:00—7月9日24:00(UTC+8)
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每一條體驗,都有機會贏取大獎!快在Gate廣場show出你的操作吧!
潮玩與加密市場的幕後推手:一位另類投資人的千倍回報傳奇
如何用千倍回報重塑潮玩與加密市場?一位非主流投資人的傳奇
Labubu 風靡全球,泡泡瑪特市值飆升至3400億港元,創始人王寧一躍成爲河南首富。
泡泡瑪特上市前後,投資人對王寧的評價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上市前,他被認爲學歷平平、缺乏感染力;上市後,卻被贊譽爲性格沉穩、具備"消費創業者"的優秀品格。
這種評價的巨大反差,同樣適用於泡泡瑪特的天使投資人麥剛。
在泡泡瑪特崛起之前,麥剛自嘲是被主流資本圈"踢出羣聊"的"另類投資人"。然而,隨着公司市值的飆升,他搖身一變成爲投資界的傳奇人物。
麥剛的傳奇不僅限於潮玩領域。鮮爲人知的是,某頭部加密交易平台的創始人徐明星也是泡泡瑪特的投資者,獲得了數千倍的回報。這一切,都離不開麥剛的引薦。
麥剛不僅是徐明星的伯樂,還創立並投資了他最早期的創業項目豆丁網,後來又聯合創辦了某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甚至,麥剛還是某知名加密交易所聯合創始人何一進入加密貨幣行業的引路人。
2014年,在麥剛組織的一次私人聚會上,他將當時還是節目主持人的何一介紹給了徐明星,促成了何一加入某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隨後,何一又引薦了如今的另一位加密貨幣交易所創始人加入團隊,由此揭開了全球加密交易所競爭格局的序幕。
麥剛的投資版圖橫跨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領域,卻在各自賽道上都孕育出了改變行業格局的巨頭企業。可以說,麥剛不僅成就了泡泡瑪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比特幣的發展。
早期比特幣布道者
2013年,麥剛因討論比特幣被請出兩個主流VC圈子的微信羣。盡管他自認爲講解專業,但仍有人誤以爲他在推銷某種產品。這次經歷讓他感到失落,也讓他意識到主流和非主流圈層的存在,以及個體之間的認知差異。
2025年,一篇描述麥剛被VC圈"拋棄"經歷的文章再度引發關注。
此時,泡泡瑪特市值已超3,400億港幣,較麥剛天使投資估值漲超2萬倍。同時,比特幣價格突破10萬美元,較2013年初20美元的價格漲超5000倍。
麥剛一直坦言自己是中國投資界最早投資並大力普及比特幣知識的布道者之一。2013年,當大多數人還不了解或將比特幣視爲泡沫時,他已在全國範圍內積極推廣比特幣知識和自己的觀點。
麥剛認爲,比特幣可以用兩句話概括:一是比特幣是數學家、極客和網路學家用分布式算法模擬出的完美貨幣屬性;二是這種屬性由分布式強大計算機算力維護。
他將人類社會的貨幣形態分爲三種:以貴金屬爲代表的貨幣體系、以政府信用爲支持的信用貨幣,以及比特幣代表的第三種貨幣形態。他強調,這三種貨幣形態將長期共存。
關於比特幣,麥剛在2014年就預言它將成爲大國博弈的工具。他認爲,未來10-30年內,美國可能會重構全球貨幣體系,將美元與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新資產掛鉤。爲此,美國只需在比特幣領域獲得話語權,無論是算力、儲備量還是定價權。
麥剛積極科普比特幣,是希望中國的創業者、企業和普通民衆能在比特幣領域獲得話語權。他呼籲人們意識到比特幣博弈的重要性和復雜性,認爲這關係到子孫後代的未來。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麥剛在2013年某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成立之初就選擇進行投資孵化。
麥剛與徐明星的相識可以追溯到2011年,當時徐明星是豆丁網的CTO,而麥剛是豆丁網的天使投資人。
麥剛和他的合夥人,美國某風投公司創始人共同作爲徐明星的天使投資人,投資了500萬人民幣。
2014年春節,麥剛邀請當時還是電視主持人的何一在朋友圈發布某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比特幣紅包。這個舉動不僅爲何一打開了比特幣世界的大門,也改變了加密世界的歷史進程。
春節後,麥剛組織了一場"答謝局",邀請所有幫助發紅包的人聚會。在這次聚會上,何一與徐明星首次見面。麥剛趁機提議何一加入徐明星的公司負責市場營銷。
兩周後,何一正式加入某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成爲副總裁,負責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何一利用她的媒體資源,爲公司做了大量宣傳,包括參與某知名電視節目和策劃公司亮相紐約時代廣場等活動。
此外,何一還將曾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任職的某位業內知名人士引薦到公司擔任CTO。
麥剛這一系列看似隨意的引薦和連接,最終改寫了整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競爭格局。後來,這位CTO離開公司創立了新的交易所,何一也隨後加入,共同將其打造成爲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而原來的平台也發展成爲如今全球頭部交易平台。
泡泡瑪特第一位投資人
2020年6月,泡泡瑪特上市前半年,麥剛發表了一篇文章《泡泡瑪特的故事:從1,000萬到1,000億》。其中1,000萬是麥剛天使輪投資泡泡瑪特時的估值,1,000億則是麥剛當時對泡泡瑪特的期待。
結果,泡泡瑪特上市當天就突破了千億市值,如今上市5年,市值更是突破3,000億,穩居港股明星企業之列。
回溯到2012年,泡泡瑪特還只是蝸居在北京一間簡陋民宅裏的小公司。當年5月,創始人王寧給麥剛發了一封郵件,卻在對方郵箱中靜靜躺了三個月才被發現。
這個偶然的發現,成就了一段珍貴的投資緣分。
2012年8月,25歲的王寧與麥剛首次見面。年輕的王寧穿着一條當時尚未在中國上市的潮牌短褲,這個細節讓麥剛敏銳地察覺到了他對潮流的獨特嗅覺。從首次會面到籤約投資,整個過程僅用了短短五天。
2012年8月10日,麥剛支付了第一筆投資款,累計200萬元,成爲泡泡瑪特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
籤完投資協議後兩人去了五道口的一家酒吧,王寧對麥剛說:"麥哥,你今天投資我,如果我是周傑倫,你就是吳宗憲。"
後來談及投資原因,麥剛表示真正觸動他的是王寧身上展現出的特質:"從容、淡定、幹淨和不忽悠"。
在當時大多數投資人和創業者都聚焦電商,認爲線下零售業是反趨勢的環境下,麥剛和王寧卻堅信線下零售市場依然存在巨大機會,尤其是那些富有設計感、能觸動人情感的潮流產品。
對王寧而言,這筆投資的意義非同尋常。在拿到投資後,他第一時間給父親打了電話:"爸,從今天開始你孩子就是千萬富翁了,因爲我持有的股份價值1,000萬了。"
作爲一個對贊揚比較吝嗇的投資人,麥剛在投資一年後就在朋友圈對王寧做出了高度評價,"年輕有爲,胸有大志,中國未來零售業一定有他的位置"。
然而,除了麥剛,資本市場並沒有多少人真的看好王寧和泡泡瑪特。
王寧幾乎見遍了所有的投資人和FA,不僅拜訪了財務機構,甚至連光線傳媒、奧飛這樣的產業資本都去見過,但每次都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某衛視旗下的基金,在盡調很久後仍未投資,最後一次會面時甚至對王寧說:"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怎麼會輪到你們呢?"
融資不斷受挫,也導致泡泡瑪特長期處於資金緊張的局面,曾經公司帳上甚至只剩不到100萬元,連發工資都成問題。
麥剛回憶稱,王寧在融資受挫期間內心曾有過的煎熬他能感同身受,但在面對艱難的時候,他都依然能感覺到王寧內心的自信和對公司價值的篤信。
2020年泡泡瑪特上市當晚,一篇題爲《泡泡瑪特市值破千億背後:一場中國大基金的集體失手》的文章刷屏整個創投圈,也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和態度的表達。
在麥剛看來,王寧多次融資受挫可能是泡泡瑪特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磨練,沒有這個磨練的話,泡泡瑪特可能就走不到現在這一步。
"第一,因爲沒有融資,泡泡瑪特在花每一分錢的時候都非常謹慎;第二,公司一直在尋找突破點,逼迫創始人不斷去思考。"
麥剛一直是一個反風口論的人,他認爲泡泡瑪特因爲沒有獲得大規模的融資,基本沒有過多媒體曝光,也從來沒有成爲風口上的企業,後來反而成爲了創造風口(開創行業)的神話。
麥剛其人
1996年,麥剛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後便投身創投行業,是中國最早一批從事風險投資的人。
2001年,他赴美國加州大學(UCLA)攻讀MBA,期間獲得加州大學創業大賽第一名以及全美大學創業大賽第五名。在美國期間,他遇到了他的"吳宗憲",與硅谷創投界教父結緣,由此進入美國硅谷創投圈。
2005年,他與這位硅谷創投界教父共同創辦了創業工場(VenturesLab),這是國內最早的創業孵化器的機構之一。
與主流VC截然不同,麥剛選擇了一條"另類"的投資道路。
他從未對外募集過基金,始終堅持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在他看來,當前風險投資行業存在"規模詛咒"——很多大基金爲了提高投資命中率採取"撒錢模式",這種做法往往會降低LP的回報率。創投行業最佳的運作模式是小團隊"作坊式"打法——由一個領頭人帶着三五個精兵,深耕細作,在二十個項目中爭取有三五個能跑出來。
對於風口,他持謹慎態度。他認爲創業者和投資人更應該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