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Alpha 交易量飆破 30 億美元,背後是槓杆、熱炒還是散戶的 FOMO?

中級7/4/2025, 8:52:00 AM
本文深入分析了實物資產托管、24/7套利、KYC合規,以及自我托管的權衡,同時闡明了它們對穩定幣、RWA(現實世界資產)、以太坊/索拉納結算層和美國金融科技股票的長期價值驅動因素。

“給我一個激勵,我就會給你一個結果”——這是查理·芒格的一句名言。這些激勵在市場中也顯而易見。一個交易所可以設定特定的費用結構,以優待某些市場參與者,從而間接影響價差和流動性。它們可以通過提供基於其提供的流動性價值的貸款,激勵做市商提供更多流動性。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重要的是了解您想調整哪些激勵來吸引注意並實現您的目標。

在Hiperliquid的大規模空投之後,沒有人想被落下。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這一點,特別是在Binance Alpha 2.0上。Binance Alpha是一個預上市中心,專門爲那些仍然太小而無法在主Binance現貨交易所上市的幣種提供服務,但這些幣種顯示出未來上市的潛力。通過2.0版本,Binance引入了通過拍賣進行新的交易機會,這在之前是不可用的。

我們不是來討論Binance Alpha的拍賣或其他功能的。我想展示的是一個關於激勵、FOMO和潛在未來利益如何在市場中創造奇怪模式的短故事。

阿爾法積分 – 這份說明的關鍵元素 – 是通過在 Binance Alpha 上交易收集的。你通過產生交易量或持有代幣來賺取積分。然而,交易量積分在這裏似乎起着決定性作用。這些積分可以用於阿爾法活動(例如空投或 TGE)。在過去,與 Binance Launchpad 相關的幣種表現相當不錯,因此這個激勵是顯著的。我們尚不清楚收益的潛在規模,因此許多交易者渴望收集積分,以期待豐厚的回報。

現在進入重點。設置很簡單——人們需要產生交易量來賺取積分。因此,我們看到大多數與幣安阿爾法相關的幣種的交易量巨大。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正常市場條件下很少出現的不尋常模式。

以Bedrock ($BR) 爲例。它目前是PancakeSwap上的頂級幣種,在過去24小時內的交易量超過30億美元。圖表同時顯示了雙方的交易活動,產生了巨大的交易量(下方顯示的是10分鍾滾動交易量)。

在下面,我們可以觀察到買賣交易的USDT價值差異(滾動了10個區塊)。盡管總交易量約爲30億美元,但買入和賣出之間的淨差異很小。這告訴我們什麼?有人正在執行交易,導致幾乎爲零的淨敞口。

如果你想理解數據背後的內容——尤其是在你沒有任何額外上下文時(鏈上數據通常提供更多,而中心化交易所僅提供所有人都能獲取的公共信息)——你需要深入研究每個細節:交易值、頻率、異常值、市場影響分布、交易量等。當你沒有僅交易所可用的完整信息時,一切都很重要。讓我們來看一下交易量。

直方圖遠非正常。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看到交易規模呈指數分布。在這裏,我們並沒有看到這種情況。大多數交易集中在12-14k左右,這在典型標準下是偏高的。這種聚集現象應該引起警覺,並促使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作爲參考,可以將其與其他工具的交易規模進行比較(這裏,在BASE鏈上)。

特別顯而易見的是,深藏於鏈上數據中的內容。顯然,有一些不尋常的事情正在發生。人們很可能在盡快賺取積分,以便參與未來的Binance空投。讓我們看看這個假設是否成立。

有人如何執行這個策略?簡單 - 雙向交易,盡量減少損失,盡可能收集更多的點數。這實際上是個聰明的主意。如果這是真的,我們應該看到大多數錢包在買入和賣出兩側顯示幾乎相同的交易量。讓我們來看一下鏈上數據的小樣本。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數錢包的淨交易金額確實接近於零。讓我們量化一下有多少個幣落在這個接近零的小範圍內。

老實說,結果甚至比我預期的還要強。參與交易該幣的超過95%的錢包幾乎沒有淨頭寸(這意味着他們在此時間範圍內買入和賣出的金額大致相同)。顯然,目標是避免風險的同時仍然生成積分。

我還想了解這些錢包的目標點數。他們可能遵循了一些策略,研究了幣安阿爾法文檔,並發現了一個達到特定點數閾值的機會。讓我們來看看數據。

根據我的數據集,所有錢包(不包括五個異常值)生成了14到20個阿爾法積分。沒有更多,也沒有更少。這可能是因爲沒有規則表明“積分越多 = 空投越大”。交易者只需要達到一個特定的門檻。

我也想知道:生成一個阿爾法點的成本是多少?由於他們在兩個方向上進行交易,通常在同一個區塊或相隔幾個區塊內,他們可能會遭受一些損失——但損失有多少?

結果每個阿爾法點的成本平均在5到10美分之間。並不算很多——但我們仍然不知道最終的獎勵會是什麼。

我希望說明的是:人們總是會試圖“破解”系統。他們的目標是盡量少做以獲得盡可能多的回報。無論你是在構建一個交易所、一個去中心化金融協議,還是在管理一個團隊——設計正確的激勵結構是你的責任。希望這個例子能讓這個想法變得非常清晰。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ltrd_]. 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ltrd_]. 如果對此次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他們將及時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中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的其他語言翻譯由Gate Learn團隊完成。除非另有說明,禁止復制、分發或抄襲翻譯的文章。

分享

Binance Alpha 交易量飆破 30 億美元,背後是槓杆、熱炒還是散戶的 FOMO?

中級7/4/2025, 8:52:00 AM
本文深入分析了實物資產托管、24/7套利、KYC合規,以及自我托管的權衡,同時闡明了它們對穩定幣、RWA(現實世界資產)、以太坊/索拉納結算層和美國金融科技股票的長期價值驅動因素。

“給我一個激勵,我就會給你一個結果”——這是查理·芒格的一句名言。這些激勵在市場中也顯而易見。一個交易所可以設定特定的費用結構,以優待某些市場參與者,從而間接影響價差和流動性。它們可以通過提供基於其提供的流動性價值的貸款,激勵做市商提供更多流動性。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重要的是了解您想調整哪些激勵來吸引注意並實現您的目標。

在Hiperliquid的大規模空投之後,沒有人想被落下。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這一點,特別是在Binance Alpha 2.0上。Binance Alpha是一個預上市中心,專門爲那些仍然太小而無法在主Binance現貨交易所上市的幣種提供服務,但這些幣種顯示出未來上市的潛力。通過2.0版本,Binance引入了通過拍賣進行新的交易機會,這在之前是不可用的。

我們不是來討論Binance Alpha的拍賣或其他功能的。我想展示的是一個關於激勵、FOMO和潛在未來利益如何在市場中創造奇怪模式的短故事。

阿爾法積分 – 這份說明的關鍵元素 – 是通過在 Binance Alpha 上交易收集的。你通過產生交易量或持有代幣來賺取積分。然而,交易量積分在這裏似乎起着決定性作用。這些積分可以用於阿爾法活動(例如空投或 TGE)。在過去,與 Binance Launchpad 相關的幣種表現相當不錯,因此這個激勵是顯著的。我們尚不清楚收益的潛在規模,因此許多交易者渴望收集積分,以期待豐厚的回報。

現在進入重點。設置很簡單——人們需要產生交易量來賺取積分。因此,我們看到大多數與幣安阿爾法相關的幣種的交易量巨大。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正常市場條件下很少出現的不尋常模式。

以Bedrock ($BR) 爲例。它目前是PancakeSwap上的頂級幣種,在過去24小時內的交易量超過30億美元。圖表同時顯示了雙方的交易活動,產生了巨大的交易量(下方顯示的是10分鍾滾動交易量)。

在下面,我們可以觀察到買賣交易的USDT價值差異(滾動了10個區塊)。盡管總交易量約爲30億美元,但買入和賣出之間的淨差異很小。這告訴我們什麼?有人正在執行交易,導致幾乎爲零的淨敞口。

如果你想理解數據背後的內容——尤其是在你沒有任何額外上下文時(鏈上數據通常提供更多,而中心化交易所僅提供所有人都能獲取的公共信息)——你需要深入研究每個細節:交易值、頻率、異常值、市場影響分布、交易量等。當你沒有僅交易所可用的完整信息時,一切都很重要。讓我們來看一下交易量。

直方圖遠非正常。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看到交易規模呈指數分布。在這裏,我們並沒有看到這種情況。大多數交易集中在12-14k左右,這在典型標準下是偏高的。這種聚集現象應該引起警覺,並促使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作爲參考,可以將其與其他工具的交易規模進行比較(這裏,在BASE鏈上)。

特別顯而易見的是,深藏於鏈上數據中的內容。顯然,有一些不尋常的事情正在發生。人們很可能在盡快賺取積分,以便參與未來的Binance空投。讓我們看看這個假設是否成立。

有人如何執行這個策略?簡單 - 雙向交易,盡量減少損失,盡可能收集更多的點數。這實際上是個聰明的主意。如果這是真的,我們應該看到大多數錢包在買入和賣出兩側顯示幾乎相同的交易量。讓我們來看一下鏈上數據的小樣本。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數錢包的淨交易金額確實接近於零。讓我們量化一下有多少個幣落在這個接近零的小範圍內。

老實說,結果甚至比我預期的還要強。參與交易該幣的超過95%的錢包幾乎沒有淨頭寸(這意味着他們在此時間範圍內買入和賣出的金額大致相同)。顯然,目標是避免風險的同時仍然生成積分。

我還想了解這些錢包的目標點數。他們可能遵循了一些策略,研究了幣安阿爾法文檔,並發現了一個達到特定點數閾值的機會。讓我們來看看數據。

根據我的數據集,所有錢包(不包括五個異常值)生成了14到20個阿爾法積分。沒有更多,也沒有更少。這可能是因爲沒有規則表明“積分越多 = 空投越大”。交易者只需要達到一個特定的門檻。

我也想知道:生成一個阿爾法點的成本是多少?由於他們在兩個方向上進行交易,通常在同一個區塊或相隔幾個區塊內,他們可能會遭受一些損失——但損失有多少?

結果每個阿爾法點的成本平均在5到10美分之間。並不算很多——但我們仍然不知道最終的獎勵會是什麼。

我希望說明的是:人們總是會試圖“破解”系統。他們的目標是盡量少做以獲得盡可能多的回報。無論你是在構建一個交易所、一個去中心化金融協議,還是在管理一個團隊——設計正確的激勵結構是你的責任。希望這個例子能讓這個想法變得非常清晰。

免責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ltrd_]. 所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ltrd_]. 如果對此次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他們將及時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中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的其他語言翻譯由Gate Learn團隊完成。除非另有說明,禁止復制、分發或抄襲翻譯的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