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20 日,Pi Network 正式開放主網並登入印度交易所,標志着這個擁有 7000 萬全球用戶的區塊鏈項目從移動挖礦實驗邁向真實金融場景。該項目由斯坦福博士團隊於 2019 年創立,其核心創新在於通過手機端低能耗挖礦機制,大幅降低用戶參與加密貨幣的門檻 —— 用戶僅需每日點擊應用按鈕即可積累 Pi 代幣。這種“社交挖礦”模式結合了恒星共識協議(SCP) 的能源效率優勢,旨在構建一個去中心化且可持續的 Web3 生態。盡管此前歷經多年測試網和封閉主網階段,開放主網的上線終於讓印度用戶得以將挖礦所得代幣遷移至交易所,開啓真實交易體驗。
據印度主要交易平台數據顯示,Pi Network 上市首日的價格呈現顯著波動。初始交易價格約爲 55 印度盧比(約合 0.64 美元),盤中最高觸及 0.68 美元(約 56 盧比),最低下探至 52 盧比(約 0.60 美元),最終收於 54.9 - 55 盧比區間。不過,不同平台存在小幅差異:CoinGecko 記錄當日均價爲 39.06 盧比,而 Coincodex 則顯示爲 38.97 盧比。這種價差源於早期交易所流動性不足及平台間套利機制未完全暢通。
值得注意的是,PI 上市後 24 小時內價格暴跌 62.63%,從峯值 1.97 美元(約 160 盧比)迅速回落至 0.737 美元(約 60 盧比),主要誘因是早期礦工大規模套現及主流交易所暫未上線交易對。首日交易量達 5500 萬盧比,反映出市場的高度關注與投機情緒並存。
基於當前數據與市場動態,分析師對 Pi 的未來價值呈現兩極觀點:
需警惕的是,技術指標當前顯示 100% 看跌情緒(32 項指標均建議賣出),且 RSI 處於中性區間(33.75),暗示市場仍在尋找底部支撐。
Pi Network 的長期價值將取決於三大核心突破:
若上述挑戰得以突破,結合印度等新興市場的持續增長(日均新增用戶 11 萬),Pi 有望從“手機挖礦實驗”蛻變爲真正的支付與價值網路。
Pi Network 的印度首秀揭示了 Web3 創新的現實挑戰:早期熱度需轉化爲可持續價值,仍需跨越生態建設、流動性完善及社區治理的三重門檻。對投資者而言,在波動中保持戰略耐心,方可能見證一個平民化加密貨幣的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