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說起來也挺感慨的,咕嚕的創業,我是從幣乎時代開始關注的,從最初的MYKEY,到後來的 Orderbook 二層協議,再到現在純Swap 的DEX。這一走,就是快8年了。從持有KEY到現在的DG,期間換了多少項目、經歷了多少熊牛,已經記不清了。中途離開的人很多,也正常。畢竟,這種陪跑的感覺,像是投資了一家公司的天使輪,不一定等得到結果。看看現在Swap賽道的格局:Uniswap 估值 56 億美金Jupiter 也到了 14 億Pancake 還有 8 億市值撐着
而DG呢?
現在還默默無聞,市值才 5000 萬刀( 流動性也是比較差 ),主要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個是做啥的。但值得注意的是,DG雖然還在早期,目標卻挺大膽的——要同時打通 BSC、ETH、Solana 三條鏈,想構建一個三鏈共識的純中介輕資產Swap平台。沒有自帶流動性、完全三方撮合,這種模式能不能成,還真不好說。但如果真能打透這三條鏈的DEX生態,說實話,別說 10 億市值,百億也不是天方夜譚。可能現在的DG還太早期,產品形態還挺“毛坯”的,合約設計也比較簡單。或許在來一個五年之約?你們覺得,它還有機會嗎?咕嚕這波,會不會是“遲到但不缺席”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