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聯邦儲備系統 (FOMC) 降息,關於這一點的分歧變得明顯!全世界都在關注九月,你的錢包準備好了嗎?
根據莫斯科時間,7月10日,联准会(FOMC)發布了6月17日至18日舉行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的紀要。
協議顯示,在聯邦儲備系統的會議參與者中(联准会)對未來貨幣政策的方向存在分歧。盡管大多數官員認爲“今年是降低利率的時候”,但關於這一措施的時機和規模的討論卻顯得異常活躍。
爲什麼聯邦儲備系統(FOMC)的每一個舉動都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降低利率的邏輯是什麼?爲什麼說這一降息的結果會影響到每個人的錢包?
今天我們將一起分析和理解這一政策變化的基本邏輯和潛在影響。
爲什麼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聯邦儲備系統的利率下降 (联准会)?
聯邦儲備系統 (FRS) 不僅是美國經濟的“舵手”,而且是全球流動性的“主要閥門”。它的影響體現在三個層面:
1. "市場資本的晴雨表":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利率的下降 (FOMC) 通常意味着市場資本成本的降低,這爲公司融資提供了便利,風險資產如股票和債務市場可能進入增長期。
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聯邦儲備系統(FRS)多次降低利率並啓動量化寬松,這直接促進了美國股市十年牛市的開始。
2. «觸發器» 的貨幣匯率波動:利率的降低可能導致美元貶值,相對增強發展中市場的貨幣,這反過來會影響跨國公司的利潤和全球貿易結構。
在2020年聯邦儲備系統(FOMC)降息後,人民幣、歐元及其他貨幣一度走強,吸引了大量國際資本流入亞洲市場。
3. 經濟預期作爲“指標”:聯邦儲備系統(FOMC)的決策反映了其對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前景的評估。如果利率下降,這可能意味着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其他全球經濟也可能被迫調整其政策以作出回應。
爲什麼聯邦儲備系統(FOMC)考慮降低利率?是經濟疲軟還是政治壓力?
乍一看,聯邦儲備系統的降息(FRS)旨在應對經濟放緩,但深層原因遠比表面看起來復雜。
1. 經濟數據的分歧:盡管美國的失業率保持在低位,但制造業的疲軟跡象和消費者活躍度的下降引發了擔憂。
高盛集團指出,美國的就業市場 "看起來很健康,但找工作變得更加困難",季節性因素和移民政策的變化可能進一步降低就業增長的速度。
2. 通貨膨脹的預期遊戲:美國聯邦儲備系統(联准会)主席鲍尔多次強調,"降低通貨膨脹是降低利率的前提條件",但6月會議的紀錄顯示,官員們預計未來幾個月通貨膨脹可能會再次上升至3%。
這種矛盾的態度反映了政策的模棱兩可——必須避免失控的通貨膨脹,但又要害怕經濟的硬著陸。
3. 政治的潛在壓力:川普政府最近經常對聯邦儲備系統(FRS)施加壓力,周三呼籲FRS將聯邦基準利率至少降低3個百分點,以幫助降低國債的維護成本。
然而,面臨壓力,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主席(联准会)鲍尔最近多次表示,在制定貨幣政策時,他不會屈服於政治壓力。
他堅持認爲,在強勁的經濟和對通貨膨脹的不確定性下,聯邦儲備系統(联准会)處於有利位置,可以耐心等待更多信息。
降低利率會引發哪些連鎖反應?
花旗銀行認爲,盡管上周M國的就業數據強勁,關閉了7月份降息的可能性,但联准会官員之間關於降低通脹的共識實際上促進了9月份降息進程的開始。
如果聯邦儲備系統(FRS)真的在九月份開始降低利率,全球市場可能會展示以下趨勢:
1. 股市:短期繁榮與長期憂慮。高盛預測,利率降低將導致標準普爾500指數在未來12個月內漲超過10%,其中科技股和消費行業可能成爲最大的贏家。然而,需要警惕"所有好消息都已反映"的風險。
德意志銀行指出,如果利率下降幅度低於預期或經濟數據惡化,市場可能會朝相反方向波動。
2. 美元:在貶值壓力下,美元指數可能會跌破100點,而像人民幣和日元這樣的貨幣可能會暫時升值,這對中國和其他以出口爲導向的經濟體是有利的。
在發展中市場,(如黃金、香港股票)將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但高債務水平的國家可能會面臨貨幣衝擊。
3. 公司:融資的同時削弱和成本壓力。美國公司債券發行成本下降,科技巨頭可能會增加回購量,但出口公司可能會因美元貶值而遭受損失。
聯邦儲備系統的決策(FOMC)關於利率從來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經濟、政治和國際關係之間復雜博弈的體現。
對於我們來說,與其猜測政治道路,不如專注於兩個主要支柱:實際的通脹數據方向和世界中央銀行的協調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