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新加坡VS香港:亚洲Web3发展双城争霸
Web3双城记:新加坡与香港的角力
TOKEN2049正在新加坡火热进行,吸引了众多Web3从业者前往参会。在亚洲,新加坡和香港作为Web3领域的两大重镇,各具特色和优势。本文将从政策环境、人才储备、生活成本和未来前景等方面,对比这两座城市在Web3领域的表现。
政策环境
政策是Web3发展的关键因素,涵盖加密货币、区块链和数字身份等领域的法规和监管。一个友好稳定的政策环境能为Web3项目提供明确指引和保障,促进创新与合规。
新加坡一直保持开放前瞻的态度,大力支持金融科技创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为区块链、元宇宙和Web3.0技术企业设立了"监管沙盒",允许不完全符合现行法规的创新项目进行试验。此外,新加坡还制定了《支付服务法》,发放相关牌照并加强消费者保护。
香港虽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但政策相对谨慎。香港特区政府近期表示对虚拟资产持开放态度,吸引了不少科技企业考虑在港开展业务。然而,香港对虚拟资产交易所的监管较为严格,如要求获得证监会牌照、仅面向专业投资者等,这可能影响其在Web3领域的竞争力。
总体而言,新加坡的政策环境更为自由,而香港则更注重平衡创新与市场稳定。
人才储备
人才是Web3发展的核心资源,包括技术开发者、创业者、管理者和顾问等。多元化的国际人才群体构成了活跃的Web3社区。
新加坡在人才方面优势明显,得益于其优质教育体系、多元文化背景和便利的签证政策。南洋理工大学和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新加坡还提供多种类型的签证,如创业家签证和科技人才签证,吸引全球Web3专才。良好的公共服务和生活环境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香港虽然也是国际化都市,但在Web3人才培养方面面临挑战。香港的教育体系相对传统,缺乏对Web3相关技术的系统教育。虽然推出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但配额有限且申请程序复杂,可能影响对Web3人才的吸引力。
生活成本
生活成本是Web3从业者选择居住地的重要考虑因素,涉及食物、住房、交通和教育等方面。较低的生活成本可以让从业者将更多资金投入项目开发,提高生活质量。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高生活成本城市,分别在全球生活成本排名中位列第5和第16位。在住房方面,香港的平均月租金约为23,700元人民币,高于新加坡的16,000元人民币。
在饮食方面,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提供多样化且价格亲民的选择,平均每餐约15-25元人民币。香港的大排档虽然也提供丰富美食,但价格略高,平均每餐约25-35元人民币。超市食材方面,新加坡的月均开支约1000-1500元人民币,低于香港的1500-2000元人民币。
其他生活成本如日用品、服装、娱乐等,两地差异不大。香港无消费税且打折频繁,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未来发展
新加坡和香港在Web3未来发展方面各具特色。新加坡凭借稳定的政策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建立全球Web3合作网络。然而,其小规模市场和有限的人才资源可能制约发展速度。
香港则依托其强大的金融实力和与中国内地的紧密联系,为Web3项目提供丰富的资金和服务支持。作为连接国际与中国市场的桥梁,香港在参与中国Web3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结语
新加坡和香港作为亚洲Web3领域的双子星,各有所长。新加坡以开放的政策、优质的人才和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见长,而香港则凭借其金融实力和与中国内地的联系占据优势。两地在Web3领域的发展将继续相互竞争与借鉴,共同推动亚洲乃至全球Web3生态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