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员点名「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王牌,能否助香港成全球稳定币中心?

在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日益收紧的背景下,香港正积极寻求成为虚拟资产枢纽。中国官员近日表示,香港发展稳定币的最大机会在于推动「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而非港元稳定币。官员建议香港特区政府争取中央支持,发展官方认证的人民币稳定币,增强市场信心,协助香港成为全球稳定币发行枢纽。这项提议为香港在稳定币领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引发了业界对稳定币市场潜力与监管挑战的深度思考。

一、香港的稳定币牌照竞争激烈,市场预期升温

香港《稳定币条例》已于 2025 年 5 月 30 日刊宪,并拟定于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法币挂钩稳定币(FRS)在香港境内、从香港境外发行或涉及港币的活动,纳入了正式且由机构监管的法律框架。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许正宇表示,金管局目前就落实条例指引咨询市场,该指引本月内公布,具体内容将涉及反洗钱及其他相关要求。他预计今年可批出的稳定币牌照数量将是「个位数」。

据内媒报道,目前除了已经官宣的京东、渣打、圆币等,有 40 多家企业准备提交申请,律所的回馈还有几十家意向申请,竞争十分激烈。申请机构基本都是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而部分有意申请的小型企业则希望渺茫。这显示出市场对香港的稳定币牌照的极高热情和对稳定币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

二、稳定币的本质与监管框架

尽管当前市场如火如荼、各大机构争相入局,甚至出现稳定币将重构、颠覆国际货币体系的观点。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无疑是夸大稳定币的影响。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乔依德表示,稳定币所能提升的跨境支付效率可能没有大家预想的高。有研究指出实际成本可能接近 1%,而非宣传的极低水准。同时,稳定币以主权货币为锚定基础,实为法币功能的延伸与扩散,无法颠覆其赖以生存的体系。

香港的稳定币条例建构了一个关于数字价值的复杂语意体系。稳定币不仅定义为一种功能性工具,还从技术、经济和法律维度加以界定:需具备密码学保障,用作价值储存或交换媒介,并运行于分散式帐本技术(DLT)之上。「特定稳定币」进一步将范围限定为锚定官方货币或经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批准的其他单位的代币。

法币支持原则是核心所在。条例明确规定,任何「特定稳定币」必须可全额以其挂钩的法币赎回,尤其是港币。这不仅是机械性的要求,更是根本的保障机制。法币支持确保稳定币可作为可信赖的货币工具运作,而非投机性加密资产。金管局要求储备资产必须是高品质、具流动性的资产(如现金、短期国债),并以稳定币所挂钩的同一种法币计价。此举杜绝了货币错配风险,即储备资产币种与稳定币币种不符可能导致价值贬损。

三、授权框架与监理权限

该条例引入全面审慎的许可制度,强调稳定币发行人的系统性重要性。主要要求包括:

资本底线: 最低实缴资本为港币 2,500 万元。

储备架构: 发行人需维持与流通稳定币 1:1 对应的高品质、流动性储备资产。

隔离与法律保障: 储备资产需置于信托或类似的封闭机制中,破产时不得为其他债权人所用。

赎回机制: 需设有机制确保即时以面额履行赎回请求。

治理审核: 控股人、董事、稳定币管理人员的任命须经金管局批准。

金管局的监理权力配备了强力工具,包括调查权限、制裁机制、管理干预和审裁机制。条例明确列明虚拟资产市场中行为者不得从事的活动,包括无牌经营、非法发行特定稳定币、广告限制、诈欺与误导以及诱导性罪行,并明确了刑事责任。

四、国际对比与香港的差异定位

与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新加坡《支付服务法案 2019》及美国州层级汇款许可制度相比,香港的条例展现出独特的监管选择:

强制面额赎回义务: 香港强制要求即时按面值履行赎回,而多数司法辖区允许赎回延迟。

引入法定管理机制: 加密资产立法中少见的「破产前干预权」在香港条例中被明确引入。

与银行监理交叉: 资本要求、储备隔离、「适当人选」标准等监理要求与传统存款机构类似。

此策略差异反映香港优先稳定性与法币锚定,而非单纯追求市场成长或发行人弹性。

五、实体资产代币化(RWA)的区分与实际影响

一个常见误解是:稳定币的合规化意味着 RWA 也被间接认可。事实并非如此。该条例并未为 RWA 计划提供直接路径或法律认可。稳定币运作于法币框架之内,而 RWA 则涉及将境内资产(如房地产、股票、债券)纳入代币形式。条例强调 RWA 在监管上仍有空白,主要挑战包括跨国资产转移和 QFII 限制。取得 FRS 许可并不等于可合法从事 RWA 业务。

新规将根本改变虚拟资产企业在港的运作方式。无论是发行人或投资人,都必须重新检视其策略、合作伙伴与法律风险。无牌发行不再是「风险」,而是刑事罪行。全球平台不可再「顺带」提供香港的稳定币,必须设立专属合规策略。

结语:

香港的稳定币条例是有意为之的战略抉择:将加密金融纳入制度性问责体系。透过将牌照、监管与执法整合于统一框架中,香港向全球市场传递明确讯号:数位金融必须在法治之下运作。尽管存在如何在保留匿名特征的同时平衡 AML/CFT 监管,以及内地资本管制如何与港币稳定币跨境流通或大陆资产代币化交互等未解裂痕,但香港的核心命题是:金融演进的关键不在于速度,而在于主权、稳定与系统性完整性。唯有监管,才能在技术无法自证信任的地方建立信任。没有信任,创新终将失败。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