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再起,8 个沉寂长达 14 年、共持有 8 万枚比特币的远古地址突然被激活,瞬间引发市场恐慌,比特币价格随之小幅下跌。根据加密交易所主管 Conor Grogan 的分析,这些地址可能属于 2011 年的一名独立矿工,当年曾累积获得 180 个区块的挖矿奖励,一度持有 20 万枚比特币,堪称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五大巨鲸。这笔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转移,让市场不禁担忧:这是否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抛售即将来临,进而引发加密货币市场的「海啸」?
一、巨额利润与潜在抛压:市场的担忧
最令市场不安的是,这批比特币的持股成本仅为每枚 1.76 美元。以现价约 10.8 万美元计算,其未实现收益高达惊人的 6.1 万倍。一旦这名巨鲸选择抛售,其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回顾 2024 年德国政府抛售 49,858 枚比特币,就曾引发市场长达数月的震荡(最大跌幅达 32%)。若这名远古巨鲸选择套现其 8 万枚比特币,其潜在的抛压恐将造成更猛烈的市场波动。
Glassnode 在 2020 年的一项数据研究显示,十年未移动的比特币仅有 0.5% 的机率会重新进入市场流通,这导致持币超过十年的地址(没有任何转帐记录)通常被视为永久性丢失。那么,为何这些「沉睡」已久的比特币会突然苏醒?目前市场广泛流传的版本主要有三种:
个人因素: 一名邓姓中国籍人士控制这 8 万枚比特币,此前因非法集资挖矿被判 16.5 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丧失资产处置权,今年透过特殊管道提前获释。
意外寻回: 远古矿工意外找回了存放私钥的硬碟。
市场策略: 本轮推动比特币上涨的超级主力与某巨鲸为一致行动人。其在拉盘前已囤积大量低价筹码,此次激活比特币旨在测试市场反应,降低市场对大额异动的敏感度,为后期的筹码派发做准备。
二、多方分析:抛售意图不明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版本三的可能性最大,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该巨鲸「意外」获得 8 万枚比特币后,仅将其转移至新地址便未再操作,这种操作模式符合比特币大额持有者常规的安全管理行为;二是消息流出后,比特币二级市场的价格仅下跌了 1.09%,聪明钱并没有任何抢跑的迹象。这两点说明了巨鲸短期抛售的意图并不明显,超级主力并没有将远古地址的突然活化当成不可控因素。
区块链情报公司 Arkham 也表示,周四价值 86 亿美元的比特币 14 年来首次被转移,但看起来并没有遭到抛售的迹象。Arkham 在 X 帖子中指出:「没有迹象表明这位巨鲸正在出售比特币。」他们补充说,这八次转帐——每次转移 10,000 比特币,从八个超过 14 年未曾动过的钱包中取出——可能是因为所有者从原来的传统钱包升级到 Native SegWit 地址,据说这提高了安全性并降低了费用。Arkham 称比特币转移「可能与」钱包升级有关,从 1 地址转移到 bc1q 地址。
Arkham 还表示,所有比特币最初都是在 2011 年 4 月 2 日或 5 月 4 日存入这些钱包的,并且在 14 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未被动过。该公司补充说,这些比特币现在被储存在八个新的钱包中,从此就没有被移动过。
区块链研究公司 10x Research 在同一天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大量比特币正在准备出售,但其分析「长期以来表明,早期持有者正逐渐转向 ETF 和企业债券需求」。这也暗示了,即使是早期持有者,也可能选择更稳健的资产配置方式,而非直接抛售。
三、宏观政策利好:支撑比特币强势
除了巨鲸的动向,美国的宏观政策也为比特币提供了强劲的支撑。7 月 4 日,美国总统川普正式签署了力推的「美丽大法案」("Big and Beautiful" Act),标志着大规模减税与财政支出计划的落实。该法案的通过意味着川普政府彻底放弃了财政紧缩目标,转而重启并扩大其第一任期内的财政扩张政策。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川普首个任期内《减税与就业法案》带来的 2.43 兆美元赤字增幅,本次「美丽大法案」预计将导致联邦财政赤字增加高达 5 兆美元,扩张规模显著放大。
尽管「美丽大法案」长期可能会将美国的债务推向悬崖,但短期来看,它将《减税与就业法案》的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减免永久化,提高单身纳税人标准扣除额 1000 美元、已婚夫妇 2000 美元(至 2028 年),并免除小费、利息费及部分汽车贷款夫妇的税收等。这些措施能在短期内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提振股市,效果可堪比直接发放现金。
除财政扩张外,银行体系补充杠杆率(SLR)调整或成另一潜在重磅利好。2025 年 6 月 25 日,联准会就拟修订的 SLR 规则发布征求意见稿,考虑将大型银行(eSLR)要求从 5% 下调至 3.5%,并可能将美国国债及央行存款等低风险资产剔除出杠杆率计算范围。依照财政部长贝森特的预测,SLR 的调整将在夏季(6-8 月)完成,预计可为美国大型银行释放约 2 兆美元资产负债表空间,并压低美债长端收益率 30-50 个基点。
目前美国的宏观政策组合非常明确:「美丽大法案」新增的债务将由银行体系(透过 SLR 调整)和《GENIUS 稳定币法案》(主要消化短端债务)共同承接,而联准会降息则为此提供基础流动性支持。这项政策闭环短期内运作顺畅,预计将持续支撑美股和比特币等风险资产保持强势。
四、技术面分析与市场反应
从技术面来看,比特币目前仍处于典型的主升浪阶段,短期市场噪音仅引发日内等级的洗盘震荡。在极致抱团共识的祝福下,比特币不存在深度调整的可能性。预计经过短暂整固后,价格将延续上升趋势。长期目标位仍为 127,600-137,500 美元。
尽管这笔巨额转移引起了加密货币行业更广泛的关注,有些人对此采取了轻松的态度。昔日华人首富赵长鹏(CZ)表示:「我进入加密货币领域太晚了。」他补充说:「在看到 2011 年的巨鲸随意转移他们以 0.1 美元获得加密货币后。」
然而,Grogan 提出了一个更令人担忧的可能性。他表示,这笔价值 86 亿美元的比特币转帐很有可能是由骇客攻击造成的,如果是这样,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抢劫案。他周五在 X 帖子中说道:「如果这是真的(再次强调,我只是在胡乱猜测),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抢劫案。」这也提醒市场,对于任何大额异动,都应保持警惕。
结语:
远古巨鲸的苏醒无疑为市场带来了一丝紧张气氛,但从目前多方分析来看,其抛售意图并不显著,且宏观政策的利好为比特币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尽管骇客攻击的可能性仍需警惕,但市场似乎已消化了这则消息,并未出现大规模恐慌性抛售。比特币在经历短暂震荡后,有望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继续其上升趋势。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密切关注后续发展。
7k 热度
10k 热度
48k 热度
5k 热度
33k 热度
22k 热度
150k 热度
沉睡 14 年!比特币「远古巨鲸」突转 8 万枚 BTC,市场要崩了吗?
上周五,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再起,8 个沉寂长达 14 年、共持有 8 万枚比特币的远古地址突然被激活,瞬间引发市场恐慌,比特币价格随之小幅下跌。根据加密交易所主管 Conor Grogan 的分析,这些地址可能属于 2011 年的一名独立矿工,当年曾累积获得 180 个区块的挖矿奖励,一度持有 20 万枚比特币,堪称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五大巨鲸。这笔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转移,让市场不禁担忧:这是否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抛售即将来临,进而引发加密货币市场的「海啸」?
一、巨额利润与潜在抛压:市场的担忧
最令市场不安的是,这批比特币的持股成本仅为每枚 1.76 美元。以现价约 10.8 万美元计算,其未实现收益高达惊人的 6.1 万倍。一旦这名巨鲸选择抛售,其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回顾 2024 年德国政府抛售 49,858 枚比特币,就曾引发市场长达数月的震荡(最大跌幅达 32%)。若这名远古巨鲸选择套现其 8 万枚比特币,其潜在的抛压恐将造成更猛烈的市场波动。
Glassnode 在 2020 年的一项数据研究显示,十年未移动的比特币仅有 0.5% 的机率会重新进入市场流通,这导致持币超过十年的地址(没有任何转帐记录)通常被视为永久性丢失。那么,为何这些「沉睡」已久的比特币会突然苏醒?目前市场广泛流传的版本主要有三种:
个人因素: 一名邓姓中国籍人士控制这 8 万枚比特币,此前因非法集资挖矿被判 16.5 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丧失资产处置权,今年透过特殊管道提前获释。
意外寻回: 远古矿工意外找回了存放私钥的硬碟。
市场策略: 本轮推动比特币上涨的超级主力与某巨鲸为一致行动人。其在拉盘前已囤积大量低价筹码,此次激活比特币旨在测试市场反应,降低市场对大额异动的敏感度,为后期的筹码派发做准备。
二、多方分析:抛售意图不明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版本三的可能性最大,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该巨鲸「意外」获得 8 万枚比特币后,仅将其转移至新地址便未再操作,这种操作模式符合比特币大额持有者常规的安全管理行为;二是消息流出后,比特币二级市场的价格仅下跌了 1.09%,聪明钱并没有任何抢跑的迹象。这两点说明了巨鲸短期抛售的意图并不明显,超级主力并没有将远古地址的突然活化当成不可控因素。
区块链情报公司 Arkham 也表示,周四价值 86 亿美元的比特币 14 年来首次被转移,但看起来并没有遭到抛售的迹象。Arkham 在 X 帖子中指出:「没有迹象表明这位巨鲸正在出售比特币。」他们补充说,这八次转帐——每次转移 10,000 比特币,从八个超过 14 年未曾动过的钱包中取出——可能是因为所有者从原来的传统钱包升级到 Native SegWit 地址,据说这提高了安全性并降低了费用。Arkham 称比特币转移「可能与」钱包升级有关,从 1 地址转移到 bc1q 地址。
Arkham 还表示,所有比特币最初都是在 2011 年 4 月 2 日或 5 月 4 日存入这些钱包的,并且在 14 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未被动过。该公司补充说,这些比特币现在被储存在八个新的钱包中,从此就没有被移动过。
区块链研究公司 10x Research 在同一天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大量比特币正在准备出售,但其分析「长期以来表明,早期持有者正逐渐转向 ETF 和企业债券需求」。这也暗示了,即使是早期持有者,也可能选择更稳健的资产配置方式,而非直接抛售。
三、宏观政策利好:支撑比特币强势
除了巨鲸的动向,美国的宏观政策也为比特币提供了强劲的支撑。7 月 4 日,美国总统川普正式签署了力推的「美丽大法案」("Big and Beautiful" Act),标志着大规模减税与财政支出计划的落实。该法案的通过意味着川普政府彻底放弃了财政紧缩目标,转而重启并扩大其第一任期内的财政扩张政策。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川普首个任期内《减税与就业法案》带来的 2.43 兆美元赤字增幅,本次「美丽大法案」预计将导致联邦财政赤字增加高达 5 兆美元,扩张规模显著放大。
尽管「美丽大法案」长期可能会将美国的债务推向悬崖,但短期来看,它将《减税与就业法案》的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减免永久化,提高单身纳税人标准扣除额 1000 美元、已婚夫妇 2000 美元(至 2028 年),并免除小费、利息费及部分汽车贷款夫妇的税收等。这些措施能在短期内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提振股市,效果可堪比直接发放现金。
除财政扩张外,银行体系补充杠杆率(SLR)调整或成另一潜在重磅利好。2025 年 6 月 25 日,联准会就拟修订的 SLR 规则发布征求意见稿,考虑将大型银行(eSLR)要求从 5% 下调至 3.5%,并可能将美国国债及央行存款等低风险资产剔除出杠杆率计算范围。依照财政部长贝森特的预测,SLR 的调整将在夏季(6-8 月)完成,预计可为美国大型银行释放约 2 兆美元资产负债表空间,并压低美债长端收益率 30-50 个基点。
目前美国的宏观政策组合非常明确:「美丽大法案」新增的债务将由银行体系(透过 SLR 调整)和《GENIUS 稳定币法案》(主要消化短端债务)共同承接,而联准会降息则为此提供基础流动性支持。这项政策闭环短期内运作顺畅,预计将持续支撑美股和比特币等风险资产保持强势。
四、技术面分析与市场反应
从技术面来看,比特币目前仍处于典型的主升浪阶段,短期市场噪音仅引发日内等级的洗盘震荡。在极致抱团共识的祝福下,比特币不存在深度调整的可能性。预计经过短暂整固后,价格将延续上升趋势。长期目标位仍为 127,600-137,500 美元。
尽管这笔巨额转移引起了加密货币行业更广泛的关注,有些人对此采取了轻松的态度。昔日华人首富赵长鹏(CZ)表示:「我进入加密货币领域太晚了。」他补充说:「在看到 2011 年的巨鲸随意转移他们以 0.1 美元获得加密货币后。」
然而,Grogan 提出了一个更令人担忧的可能性。他表示,这笔价值 86 亿美元的比特币转帐很有可能是由骇客攻击造成的,如果是这样,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抢劫案。他周五在 X 帖子中说道:「如果这是真的(再次强调,我只是在胡乱猜测),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抢劫案。」这也提醒市场,对于任何大额异动,都应保持警惕。
结语:
远古巨鲸的苏醒无疑为市场带来了一丝紧张气氛,但从目前多方分析来看,其抛售意图并不显著,且宏观政策的利好为比特币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尽管骇客攻击的可能性仍需警惕,但市场似乎已消化了这则消息,并未出现大规模恐慌性抛售。比特币在经历短暂震荡后,有望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继续其上升趋势。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密切关注后续发展。